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温州鹿城区丰门重点河道整治提升项目
推荐单位:安徽普氏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设备供应
项目所在地:浙江省温州市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该项目河段为区域丰门河支流河道,涉及到三条河道,分别为正岙河、潘岙河、上伊河,项目主要针对水质提升及生态循环补水工程,MBio磁微滤生物膜法工艺,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负荷,循环补水能保障河道水环境容量。
项目共包括两个点处理点,其中,上伊河旁路场站污水处理能力3000m³/d;正岙河、潘岙河旁路场站污水处理能力12000m³/d。
2023年9月起,设备连续运行,设备稳定运行,以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出水,并提升至河道上游完成生态循环补水。
示范意义
1、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快速高效地解决污水污染物分离、生活小区污水处理等关键问题,推动行业技术革新,引导更多地区摒弃传统低效处理方式。
2、从污水收集处理的源头把控,到河道清淤、水生态修复的整体推进,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生态治理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的思路,促使各地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从单一环节治理向全流程、系统性治理转变。
3、社区参与模式示范了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中,鼓励居民参与监督,提升居民对项目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顺利开展。
4、丰门街道通过河道整治改善生态环境,吸引鞋都时尚产业集群规划建设,实现产业与生态融合发展。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该项目河段为区域丰门河支流河道,涉及到三条河道,正岙河河道总长度1584米,潘岙河河道全长500m,上伊河河道全长1140m,河宽10m。该河流域属于工业区,经前期排查,造成这三条河道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等,通过磁微滤生物膜法工艺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负荷,出水感官良好,SS可稳定在5mg/L以下,在控制药剂成本的基础上,系统保持对TP的高效去除,出水TP小于0.05mg/L。同时,出水COD和氨氮保持在较低浓度范围,以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出水,并提升至河道上游完成生态循环补水。
(2)社会效益
1、河道水质的提升,直接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
2、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创造条件。鞋都时尚产业的规划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发展机会。
3、作为区域内生态环境治理成功范例,为其他地区河道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3)生态效益
通过河道旁路一体化处理工程,有效净化河道水体,恢复河道生态系统,让河流重现生机,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为各类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增强河道排水能力,降低内涝风险。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磁微滤生物膜法脱氮除磷设备。
(2)工艺/装备原理
磁微滤生物膜法脱氮除磷水质提升技术采用两段式工艺:MMFlo磁微滤处理工艺及Bionet三维膜介质生物反应处理工艺,分别采用物化及生化的处理方式,对污水进行净化。
MMflo磁微滤工艺基本原理
通过向原水中投加磁性介质(磁种),磁种与原水中的污染物絮凝成磁性微絮团,在原水通过磁微滤机时,利用磁力吸附去除原水中的磁性微絮团,从而净化水体。
Bionet工艺采用三维生化载体,辅助高效微孔曝气,通过载体中附着的微生物吸附、分解或合成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并被氧化成无机物,截流大量固体悬浮物,从而去除水体中氨氮、COD等污染物。
(3)工艺/装备特点
磁微滤工艺相对于传统混凝沉淀工艺,微絮凝工艺反应时间短,仅需5-7分钟,极限可到3分钟;同时加药量小,比传统工艺节省约30%。
Bionet工艺采用三维膜介质反应技术,其中三维膜介质填料具有超大比表面积介质,且表面丰富的孔隙结构能够促工艺进微生物菌群在其孔隙中快速繁殖增长,形成高活性的生物膜;填料同时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和抗拉强度,耐水力冲击。
污水原水停留时间短,设备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处理水质好,尤其是除磷脱氮效果好;
采用工厂模块化生产,现场组装,降低了工程实施周期,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项目建设成本、运营成本较低。
(4)应用工业领域
城市污水提标改造、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后段提升、初期雨水治理、河道入湖口水质提升、湖泊水体富养化治理、应急污水处理等。
(5)工艺/装备流程图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