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傅涛:城市水业产业转型的战略思考

时间:2009-03-28 11:5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肖琼

评论(

  


  中国水网消息,3月28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和中国水网联合举办的2009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做了关于城市水业战略转型的主题发言。

  城市水业作为城市的附属,改革开放30年来,转型从来没有停止过。新的经济环境下,城市面临着一个不同的产业背景,2008年以后更加突出,傅涛用六个方面总结了行业内和行业外所处的背景。

  傅涛说,供水、污水和我们的投资人为三个行业内的背景,在污水方面,十年以前我们国家只有400多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营,现在有1500座以上的,据最新数据,还有2000多座污水厂在建,基本都是在2010年建成,预计到2010年就有超过3500座污水处理厂运营中,我们由建设为核心的形式,变成建设和运营并重的形式出现了。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主体和规模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十多年以前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主要是10-20万吨的大型处理厂,前三五年以前主要建的是5-10万的,目前在大城市的郊区以及乡镇在建的多是1万吨以下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这也说明,我们的污水处理行业这个基本的结构和十年以前,或者五年以前不一样了。

  在供水市场,随着安全事故的增多,环境污染事故的加大,社会对供水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一年不如一年的水源的供给,同时一年比一年要求的供水的水质服务的提高。同时,在价格体制上,我们在实行十年以前的非常不科学的价格管理办法,以成本的合法性为基础的价格体系,使得回报率根本就不能满足要求。供水行业在这种两个夹板之下,作为命脉行业,生存非常困难。

  在产业投资方面,传统的模式是以投资拉动市场,尤其是2002年特许经营制度发布以来,经营权来自于产权的控制,这是我们特许经营的一个辩证,本质上特许经营和产权是分离的,但是在中国特殊的城市化时期,我们要求必须拿钱买设施,再让你运行。这个产生的问题是回报率都很低,因为价格没有理顺,仅仅靠买设施进行经营,回报率一定控制在10%以下,个别项目会超过10%,也是有数的。在这种模式下,仅仅靠融资为纽带,扩展市场的模式,需要被一种综合的能力代替。

  行业外,面临着更大重要的变化,一个是节能减排战略和奥运,节能减排战略直接促使了大量设施的建设,也促使了责任方的逐步到位。大量水业设施建设在国家强力推动下提前完成,部分设施超前建设,超出了经济支撑的能力。政府注重建设短期效果,对运营所需要的支撑认识远远不足,奥运提升了公众和政府对水环境和水服务的认识和期望,但是如何让这种期望在经济上和管理上可行存在很大难度。

  第二个就是投资拉动,金融危机引发政府资金的投资拉动,也加剧了市场资金的融资困难。1989年的政策危机促使了供水领域的迅速发展,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了污水处理厂的迅速建设,2008年投资拉动会带给我什么,大家基本都看到了。但是这次背景下的投资拉动,产业背景已经发生变化,造成了在2008年客观的国进民退。

  行业外的第三个因素就是,金融危机之下的保增长、促就业成为短期国策,水业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上,目前仅停留在以设施建设威核心的投资拉动上,如何实现拉动需求的产业转型?需要服务的产业化、增加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傅涛说,城市水业在新的产业转型之下,面临着的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的六个背景=促成了以下八个趋势。

1、 技术的回归
    城市水业从简单的投资拉动时代,进入到产业化时代的基本特点就是技术回归,各个产业都关心技术,城市水业不仅在关注建设技术,也在关注运营技术,运营的集成化、信息化的管理。

2、 专业运营服务产业的兴起
傅涛说,虽然我还预言过早,但是专业运营服务产业的兴起是必然的。实际上现在我们认为城市水业应该转型到服务公司,或者至少是产业并重的时代,在发达国家服务业的比重占到60%。在中国,目前我们的基本估算在20%到30%,这一比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这个比重一年会比一年增加。中国的城市水业向专业服务业的转型已经开始,而且会越来越深远。

3、三大能力在产业第一梯队中落实
投资、运营和技术能力成为支撑第一梯队产业主体的三足。傅涛说,无论是身处第一批的投资运营公司,还是相应的技术公司,都要考虑三个方面的能力,这成为水务行业基本的要求,没有相应的运营管理的水平,就没法获得稳定的,有保障的收益,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撑能力,也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政府的、公众的对我们的服务要求的监管。另外,没有资本能力,也很难翘动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4、产权主体与经营服务主体的分离
傅涛说,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将是很重要的趋势。特许经营本质是产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一种形态。在中国因为国资委的成立,因为产权制度的缺失,造成了产权和经营权基本上是相统一的原则,实际上已经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推进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应体现在投资和产权的多元化,不排除国有控股,产权国有控股对我们基础设施行业没有坏处,而且能够尽到政府的责任,但是经营环节一定是市场化的、产业化的,这两个如果能有效融合,将带来很多好处。

5、区域化与政府责任主体上移
城市水业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来实施建设和投资的。但是我们国家普遍存在着地方和责权和事权的不相统一。我们把所有的环境责任,包括水的责任是下放给越来越低一级的地方政府,而我们的财政责任是越来越高的中央政府,所以造成了不对等,这造成我们产业里很多的矛盾。随着我们国家环境压力的加大,水资源压力的加大,这种责任正在适度上移。傅涛说,上移内容应包括责任主体、价格监管主体、准入机制的设置主体、投融资主体。

6、 服务层面的区域整合
傅涛说,服务面的整合是重要的方向,这受到了行政体制的限制,如果通过资本打破行政区域,需要强大的融资支持,实际上也很难的,通过服务层面的整合,完全能够实现跨行政区域的运营的优化,这样能够实现技术、人才,包括监管的简单化。区域性整合最有利的来源,是以服务品牌为依托的服务整合,会改变整个的市场格局。

7、 水业服务链延伸趋势
在价格约束之下,在服务要求提高之下,可以通过服务链延伸扩大收益率。服务链延伸这个是一纵一横的,包括上下游的产业整合、同业并购扩大规模。

8、环境产业逐渐成为产业门类
最后,傅涛说环境产业会逐渐产品产业门类,分散在建设业、设备制造业、或者咨询业之中。运营服务的发展将使环境产业逐渐进入国民经济主体,逐步在经济统计口径上独立,产业转型与发展将真正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做出贡献。

编辑:吕春香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