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智水惠民生:银川中铁水务的提质增效探索

时间:2025-11-06 13:15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银川,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与都市圈发展需求,供水保障与服务优化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区域核心供水企业,肩负着破解缺水难题、保障民生用水、推动水务行业提质升级的重要使命。

图片1.png

韩新盛

在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新盛发表了题为《以水惠民润万家,匠心为本优服务——聚焦高质量发展需求,打通供水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主题分享。他系统介绍了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川中铁水务”)立足西北缺水地区实际,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通过实施西线供水工程、践行“四水四定”原则、升级水质检测能力、优化用户服务体验、建设智慧水务体系等一系列扎实举措,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为同类地区供水企业实现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银川中铁水务的前身是 1958 年成立的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历经两次股权调整后,形成如今中铁方持股 90%、通联资本持股 10% 的股权结构,注册资本达 19.63 亿元,资产总额 69.99 亿元。作为中国中铁首个以股权收购模式合作的城市供水项目公司,也是中国铁工投资乃至中国中铁规模最大的全链条城市供水企业,它在 “第二曲线” 水务环保板块供水领域中,始终扮演着 “排头兵” 的角色。

一、品质运营:以多元举措提质增效

(一)西线供水工程:破解缺水难题,润泽都市圈

为解决银川都市圈缺水与供水安全问题,优化黄河水资源配置、改善城乡饮用水水质,银川中铁水务推进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该工程不仅是统筹公共基础服务互联互通的民心工程,更是着眼未来的战略性配套项目。

工程于 2018 年启动,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经营期 30 年,回报方式为 “使用者付费 + 政府可行性缺口补贴”,分两期实施。一期按 2025 年需求规划,供水总量 2.46 亿立方米,引水量 2.6 亿立方米,分阶段覆盖银川市、青铜峡市和石嘴山市;二期按 2035 年需求规划,新增供水总量 2.32 亿立方米,引水量 2.5 亿立方米。工程概算投资 78.61 亿元,新建金沙湾黄河取水泵站、银川水厂等设施,改造西夏渠及西夏水库,铺设多条管道并新建两座调蓄水库,一期建成后形成 “1 站 2 线 3 水库” 的供水布局。

(二)“四水四定” 实践:科学管水,推动可持续发展

围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任务,银川中铁水务遵循 “四水四定” 原则,在依法合规用水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 先后获得 24895 万立方米 / 年的合规取水量,关停 113 眼水源井,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11888.84 万立方米。

在此基础上,银川中铁水务从三方面深化水资源管理:一是强化调控力度,建立多层级生产监视网与调度监控体系,实现数据异频监测,推动管理从粗放向集约化转变;二是推进漏损治理,依托智慧水务搭建相关系统,采用 DMA 三级分区计量,提升管网管理精细化水平;三是聚焦终端集约,将月均用水超 500 方的工业用户纳入监管,改造智能水表,实现用水数据实时掌控,便于对接政府监管平台。

(三)水质检测升级:严守标准,筑牢供水安全防线

银川中铁水务严格执行 “两级管理、三级检测” 制度,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按国家标准开展日常检测,同时加强制水工艺质量控制,通过人工抽检与在线监测结合确保水质达标。

旗下宁夏水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审核,获实验室认可证书,跻身国家认可实验室名录,成为宁夏自治区首家具备双资质水质全项检测能力的机构,为水质保障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四)服务优化:以用户为中心,打造贴心体验

为满足市民多样化用水需求,银川中铁水务以 “高效办成一件事” 为目标,推进窗口标准化、营商环境及智慧水务建设,重塑服务理念,优化业务流程,落实报装一体化与首问负责制。

2002 年成立的 96666 供水热线,是西北首家 24 小时运营的供水服务热线,31 名受理员(26 名女性,被称为 “水花”)组成高效团队,多次获 “巾帼标兵岗”“工人先锋号” 等荣誉。此外,公司组建 24 小时值班的维修铁军,以 “维修服务 0 投诉” 为目标,供水管网维修及时率超 98%,客户满意度超 95%,快速响应并处置爆管漏水等突发情况。

(五)二次供水标准化:打造泵房标杆,保障同质供水

韩新盛表示针对城市高层建筑增多带来的二次供水需求,银川中铁水务依据相关条例与标准,率先推进二次供水标准化泵房建设,实现 “统建统管、同城同价、同网同质”。

银川中铁水务组建专业运维团队,采用 “远程智能管理 + 定期巡检” 模式,对二次供水管网、泵房及附属设施进行标准化、智能化运维,让二次供水用户享受到全链条优质服务。

(六)智慧水务引领:技术赋能,升级运营模式

银川中铁水务通过智慧水务系统平台,实时监测水质、水压、设备运行等参数,结合管网动态指标进行分析排查与现场处置,全方位保障供水安全。其智慧水务体系涵盖智慧生产、智慧管网、智慧客服、智慧管控 4 大部分共 35 套子系统,已实现 100% 上线。

目前,银川中铁水务已形成 24 项专业技术标准,获 “宁夏智慧水务信息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宁夏智慧水务创新中心” 认定,取得 2 项发明专利、4 项实用新型专利,立项 9 项团体标准。依托智慧水务,管网漏损率从 17.2% 降至 8.963%,2023 年通过智能加药系统节约药耗费用 177.8 万元。

(七)创新服务模式:“直饮水 + 社区服务” 惠及民生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