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如下:
数字孪生、三维建模:1、打造数字孪生底座建设,实现管网基础数据管理、管网三维可视化等;2、物联感知网络建设,一方面集成现有的环保、气象、水利、供水、公安等数据,另一方面经济合理地安装流量计、液位计等感知设备,最终实现物联感知网络的建设目标;3、建设模型体系,包括污水模型、雨水模型等。
混合现实、智慧运维:MR智慧巡检及开挖模拟,实现排水管网智慧便捷巡检和运维,极大提升现场巡检运维效率。
实时感知、闭环管理:平台打通移动端应用APP,结合风险处置辅助决策系统,发出处置指令,在线跟踪反馈,形成标准化闭环管理流程。
模型分析、智能预警:通过模型建设提升系统问题识别的准确性,如精准识别外水入侵、管网淤堵等系统问题。还可以识别运行风险预警与内涝风险预警的及时性,实现城市排水运行智能化管理。
科学调度、精准施策:通过预设的调度方案,提升污水系统与雨水系统的协同运行效能,减少或消除污水冒溢和排江等问题。
发言最后,张辰总结了三点感悟:
第一,数字化与智能化是水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传统行业,水务行业应积极借助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实现赋能升级。此次分享中,张辰并未展开“智慧化”(Smart)的相关论述。从工程设计实践的角度出发,张辰更倾向于立足实际,务实推进相关工作。
第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新技术与新手段。除了已提到的量子芯片之外,水务领域还存在一系列具备潜力的新技术,包括跨行业创新成果,这些都将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三,必须系统推动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与智慧化建设。智慧化是明确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同样代表未来重点趋势,应在工程全过程中充分融入相关技术,实现整体效能提升。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