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地方财政压力日益加大和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水务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和经营挑战。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持续加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水务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也日益扩大。因此,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水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水务行业寻求新增长空间的重要选择。
目录
01 水务行业的海外机遇
02 水务海外投资面对的挑战
03 精准战略路径,构建协同出海新格局
04 软实力“硬”起来:“人”先出去,提升国际公关互动能力
05 结语
近年来,随着地方财政压力日益加大和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水务企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发展瓶颈和经营挑战。同时,全球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持续加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水务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也日益扩大。因此,拓展海外市场、参与全球水务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成为水务行业寻求新增长空间的重要选择。
尽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基础设施对外投资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水务公共事业领域的海外布局却相对滞后。商务部2024年9月发布的《202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领域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27.6亿美元,占总存量比例仅约0.1%,参与海外业务的企业约为308家,占比1%。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水务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仍然较小。究其原因,主要可能包括政策激励不足、海外市场准入壁垒高、企业国际化经验不足以及出海战略决心不够坚定。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结构性转型期,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逐渐转向以消费为主导,亟待提高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即将启动的背景下,环保产业需要明确认识到未来财政将加大通过补贴形式刺激消费的支持,并进一步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形成就业和消费的良性循环。这一系列措施都将会对投资和政府购买产生挤出效应。
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在全球范围内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产业要素的全球流动性也拥有较强的内在驱动力,水务行业有望通过积极参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城市化建设,吸收海外先进经验,探索多年未决的“第二曲线”问题,最终穿越周期。
01水务行业的海外机遇
1全球水务投资需求旺盛,投资缺口巨大
全球水务投资需求强劲,水资源短缺问题已被普遍认为是全球性系统风险之一,表现为供需矛盾加剧、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水污染日趋严重,治理难度不断上升。
图1- 全球水资源短缺情况
来源:Kookana, R. S., Drechsel, P., Jamwal, P., & Vanderzalm, J. (2020). Urbanisation and emerging economies: Issues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for water and food securit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32, 139057.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39057
2024 年版《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开发报告(2024 United Nations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Water for Prosperity and Peace)》强调,发展和维护水安全以及实现公平的水资源获取,对和平与繁荣至关重要。
图2- 2007-2040年全球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及投资规模
来源:Oxford Economics,“Global Infrastructure Outlook: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Needs 50 Countries,7 Sectors to 2040,https://outlook.gihub.org/sectors/water
当前全球范围内水务基础设施的投资缺口日益扩大,已经成为制约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关键瓶颈。
据《全球基础设施展望(Global Infrastructure Outlook)》报告指出,2016年至2040年全球水务基础设施实际投资规模预计累计约为5.7万亿美元,而同期需求达到6.4万亿美元,投资缺口高达7130亿美元(见图2),这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水务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2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中资企业将深入“全球南方”国家城市化建设
2015年,中国明确提出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习主席在2017年首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进一步强调了践行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保合作的理念。在此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与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为水务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和平台。
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中国水务企业凭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管网运维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完全能够为这些国家提供综合性的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解决方案。
此外,全球城市化进程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基础设施升级需求,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供水处理设施、管网系统、污水处理厂、防洪堤坝,以及引水运河等水利基础设施,将成为支撑经济可持续增长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联合国人居署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68%,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基础设施需求增长将尤为显著。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