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宁波市再生水入综合管廊输配系统研究项目
推荐单位: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工程总包
项目所在地:浙江省宁波市
项目概况
再生水供水管网是宁波市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再生水供水管网的不合理调度容易引发水资源浪费、管网漏损甚至爆管等问题,影响着供水安全、供水效率、供水经济性。
本次研究的总体需求为在宁波市再生水总体规划、宁波市城市综合管廊规划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再生水管道进入综合管廊后的输配可行性,通过合理布置用水点位,建立管网模型进行计算模拟并分析数据成果,结合近远期实施计划,力求形成在满足安全供水的前提下既降低能耗又节省投资的再生水输配、利用方案。
示范意义
深入贯彻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落实中共宁波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打造再生水利用的全国标杆,显著提升平原河网、近岸海域水质”目标,打造宁波市“甬有碧水”品牌成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金名片”。
通过管网建模水力平差计算的模式,为宁波市再生水环状管网建成后的运行效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可为其他区域给水类管网建设提供卓有成效的案例。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实现“综合管廊+再生水管道+城市河网”联网联供联调的配置模式,进一步提升再生水利用率,满足我市工业水资源补水、景观环境补水、市政杂用水等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于再生水管网系统的分区建模试算,保障各水厂出水压力、流速可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为建立补水能力更强、系统灵活、分区互供保障有效的再生水环状管网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为再生水在宁波市区内的输配提供坚实基础,将再生水置换天然水,用于生产生活及生态补水,能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实现优水优用的理念,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发展。
(3)生态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再生水补水对城市河网体系的覆盖,是构建城市水生态的重要举措,构建清流自流的活水系统也与宁波地域文化相得益彰,形成具有浓厚地方特征的人水和谐河道文化系统。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管立得2018。
(2)工艺/装备原理
建模逻辑框架:
基于管径、坡度、材质等参数自动生成三维管线,支持标准约束下的智能调整通过节点属性(检查井、阀门等)联动更新关联管段参数。采用图论算法识别管网环路与支线,实现流向分析与水力计算联动支持自动闭合环状管网校验。
核心计算模块:
管网平差建模以海曾-威廉公式为水力计算基础,以再生水环状管网规划路由及管廊情况、宁波常规地坪情况、水位情况为边界条件,利用建模软件进行多次迭代运算获得模型计算结果。
(3)工艺/装备特点
一键拓扑生成:
导入CAD底图后,自动识别管线节点(如检查井、弯头)并构建完整管网拓扑关系,减少手动连线错误。
动态参数调整:
修改管径或坡度时,关联管段自动匹配水力计算并标注冲突。
多视角协同:
同步展示平面图、纵断面图、三维模型。
(4)应用工业领域
再生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冷却、城市绿化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再生水利用,可以有效地改善水环境,提高水质,保护水资源,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5)工艺/装备流程图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