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阳春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打包PPP模式建设项目
推荐单位:阳春市碧源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
项目概况
阳春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打包PPP模式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阳春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收集管网续建工程、十个镇区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河㙟镇、松柏镇、石望镇、陂面镇、圭岗镇、永宁镇、河口镇、三甲镇、双滘镇及八甲镇),污水处理设计总处理规模为10300m³/d,新建污水管网约130公里。项目采用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简称CWT),处理工艺为A/0+MBR,是北京碧水源自主创新开发的集成式高效点源污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及其修改单一级标准的A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者。
示范意义
阳春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打包PPP模式建设项目的建设,将各个镇区原本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污水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沟渠,最后汇入河流,排放的污染物得到明显消减,对漠阳江河及下游水体的水质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减少水传播疾病的发生,改善了人民的居住环境,为保护祖国的绿水青山和建设美丽乡村,本项目积极发挥污水净化的担当。
从自然属性来看,污水处理回用是保障水资源更新能力的有效手段;从社会属性来看,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解决了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从科技属性来看,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是开发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是为了维护人类生命之源与水伦理之间的平衡,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①本项目采用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出水水质好,水质稳定,设备高度集成,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
②剩余污泥产量少: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③运营操作管理方便:智慧云平台控制系统,实现污水处理厂自动运行和无人值守。
(2)社会效益
自项目运营以来,为当地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改善城市环境同时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净化污水,节能减排、改善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投资和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效益
项目的建成投产,有效地减少了生活污水对阳春市及周边地区水环境的污染,提高了水环境质量,保护了漠阳江的水质,净化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有助于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生态平衡。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AO+MBR污水处理工艺。
(2)工艺/装备原理
A/0法:缺氧和好氧生物反应器的组合工艺,除了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使出水 COD、BOD、SS达标外,还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NH4+-N与TN。工艺变化多且设计方法成熟,设计参数容易获得,可控性强,可根据处理目的的不同灵活选择工艺流程及运行方式,取得满意处理效果。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厌氧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污水处理不仅可去除COD和悬浮物,还可对氮、磷进行控制,防止区域内水体富营养化。
膜生物反应器(MBR):碧水源自主创新开发的集成式高效点源污水处理设备,它是膜分离技术和活性污泥生物技术的结合,其高效的固液分离使出水水质良好,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生活污水处理后可直接回用,是我国正在实施“节能减排”、“污水资源化”战略的主流技术之一。
膜生物反应器一般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系统、辅助系统。预处理系统由预处理池调节池与格栅组成:生化处理系统由缺氧池、膜生物反应池组成,辅助系统是指加药化学除磷及消毒系统。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一步到位地实现由污水到高品质出水,出水水质稳定,抗冲击负荷高,安全可靠,除磷脱氮效果好,处理效率高,构筑物少,可省去二沉池和深度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小。
(3)工艺/装备特点
高效的固液分离,出水水质优质稳定;剩余污泥产量少;设备高度集成,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适应范围广;运营操作管理方便,智慧云平台控制系统,实现污水处理厂自动运行和无人值守。
(4)应用工业领域
适用于村镇、住宅、景区、学校、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中小规模的分散性生活污水,及类似工业有机废水处理等领域,目前投入使用近万套,总规模超百万吨/天。
(5)工艺/装备流程图
(6)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