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迪诺拉作为唯一外企受邀参编脱氮生物滤池国家标准(2020年实施)

时间:2020-03-09 13:34

来源:DeNora迪诺拉官方

评论(0

《脱氮生物滤池通用技术规范》于2020年1月起施行,标志着该行业迎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起点。迪诺拉作为唯一的外资企业,受官方邀请参与了该国家标准的编写。

脱氮生物滤池技术是将生物反硝化作用与物理过滤作用有机结合的废水处理新技术,能够经济、高效、环保地脱除污水中的总氮,是国际主流的脱氮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在欧美发达国家率先得到了开发与应用。

国内的开发应用则相对起步较晚,但通过自主研发或再创新,现已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技术特色和工艺水平的差异使得效果参差不齐,加之恶性竞争,进而影响处理出水水质,非常不利于市场监管和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已是势在必行。

经过两年多的编写,2020年1月,国内首个《脱氮生物滤池通用技术规范》(GB/T 37528-2019,下简称国标)成功实施。而迪诺拉受官方邀请参与了编写工作,成为了起草单位中唯一的外资企业。

01

为什么是迪诺拉?

国标由南京大学牵头编写,而在近20家起草单位名单中,迪诺拉作为唯一的外企赫然在列。十分荣幸的是,迪诺拉其实是被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官方邀请参与这项国标编写的。

究其原因,迪诺拉在业内的权威性不可撼动。迪诺拉是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发明者和领导者,拥有70年以上的深床滤池经验。作为污水治理中的核心过滤技术,TETRA® 反硝化深床滤池在全球拥有70%的市场占有率。除了技术优势,它综合投资成本低,占地小,终身免维护;应用历史超过60年,许多案例运行超过20年甚至40年,拥有丰富的战绩,已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滤池界的“标杆”。

TETRA® Denite® 反硝化深床滤池

image.png

而对于该技术在国内的开发应用,迪诺拉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2009年,正是迪诺拉第一个将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引入中国——

2009年,国内首个反硝化深床滤池在江苏省无锡芦村成功落地,不仅强力帮助应对当时太湖的蓝藻爆发危机,使出水标准满足并超过了当时的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并且此后平稳运行十余年,零维护。该项目采用的正是迪诺拉发明的明星产品:TETRA® Denite® 反硝化深床滤池技术。

1583732153703900.png

是权威性使之的必然,也是一种缘分。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正坐落于无锡,他们见证了迪诺拉深床滤池技术在无锡芦村项目的卓越成绩,更是见证了十年来迪诺拉对中国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

自无锡芦村四期项目之后,迪诺拉的脚步从未停歇。十年间,迪诺拉已将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全国的各大市政污水治理项目,在200多个项目中大放异彩,每天为全国处理近2000万吨污水,其中不乏日处理超40万吨的大型优质项目:

◎ 南宁市江南污水处理厂水质提标及三期工程(72万吨/天)

◎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程(40万吨/天)

◎ 长沙市岳麓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45万吨/天)

◎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工业废水项目(40万吨/天)

◎ 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一、二、三期工程(120万吨/天)

image.png

杭州市七格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

02

国标中的迪诺拉 

从2017年底受邀提交申请开始,迪诺拉参与了国标编写的全过程。整个编写过程历时两年多,于2018年9月定稿,2019年通过,2020年初正式实行。标准规定了脱氮生物滤池用于污水处理的总则和一般规定,以及脱氮生物滤池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运行及维护等技术要求。

“迪诺拉在这里面的角色是双重的,一是与其他参编单位一样参与编写,一是进行‘答疑’,因为我们的优质案例比较多,所以我们会做为一个典型的模范,提供一些应用参数、案例详情,供大家参考分析。”

尚爱安博士——迪诺拉的资深过滤技术专家代表之一,与我们分享了其中的细节。

1583732256301393.png

迪诺拉提供的下向流反硝化生物滤池图纸被编入国标

凝结于70年的深床滤池经验、国内200多个优质项目的案例精华,这些来自迪诺拉的权威的、典型的数据与图纸,为国标设立合理的参数提供了关键依据,帮助树立精准可行的规范,约束脱氮生物滤池技术在行业细分领域的应用。

迪诺拉在国标编写工作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受到了参编组的一致认可,这背后也是对迪诺拉专业性及其对这一行业贡献的认可。

03

国标,一个新的开始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相关政策标准也日益严苛。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实施的大背景下,全国重点区域及重点流域均对污水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国范围掀起了新一轮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热潮。脱氮生物滤池技术无疑是提标改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12

编辑:徐冰冰

0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人参与 | 0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