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2019固废战略论坛(下):垃圾分类之辩—四大博弈 红蓝交织

时间: 2020-02-03 09:34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潘功、李少甫、刘琪、丁宁

话说回来,E20的固废战略论坛坚持13年为什么?刘晶昊秘书长开玩笑说我们服务top 20%的大中型企业,我认为我们不只是服务有钱的大中型企业,更是努力去服务的是有担当的(发现痛点,挖掘需求),有想法的(积极创新),并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上有突破的(研发投入,实践落地)。

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提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这是因为他们勇于做技术创新、商务创新,这样的企业就应该赚钱,就应该成长,这是市场经济合理配置资源的核心逻辑,也是对勇于创新者的回报。这些企业在努力中间,应该有钱,因为他有想法,有实施,有技术突破,有技术捆绑,商业模式,有为客户考虑整体走到前端如何规划,自然就能够形成他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商业模式的突破。而从客户需求出发,从项目规划和核心痛点出发做出的企业的报告,这也是企业家们的发言越来越像专家的一个原因吧。

image.png

我的题目是红蓝交织,为什么提到红蓝交织?我这一年拜访了很多企业,大家都说垃圾焚烧没法干,竞争太激烈(低价竞争)。大的都抢完了,因为那是红海(商业模式过于单纯)。我们都知道商业模式简单的,主流技术相对稳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已经变成了资本和市场角力的竞技场),必然面临着低价竞争、利润下降、过度竞争的问题,一定是红海。但是我不一定同意陈家珑老师说的建筑垃圾市场是蓝海(而可以大有作为),蓝海是要死人的(风险很大)(相关链接→陈家珑:建筑垃圾资源化的路径怎么走?)。我们在座有些人已经进入建筑垃圾了,没挣钱,为什么?因为建筑垃圾并不像垃圾焚烧那样商业模式简单、边界清晰。我们认为蓝海市场一定是具有商业模式尚不完善、技术不就绪(不成熟)、政策不到位等特点。因此才更需要在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才能真正形成“大有作为”的蓝海市场,而并不是以现有模式简单粗暴的进行复制扩张。这便是我们说的蓝海市场中“先驱”和“先烈”的区别。真正挣钱的地方就在红蓝交织的那一瞬间。但是需要一个一个项目去研究(商业模式),一个一个地方去均衡(各项不成熟之间的矛盾),同时需要构建技术的突破和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打捆关系。近期的“无废城市”、以及垃圾分类所带来的博弈,同时也带来了把“红”和“蓝”搅混的机会,就是我们这些企业家们继续发掘的机会。在挖掘的过程中如何避免由“先驱”变为“先烈”,实际上依赖于在“红”与“蓝”的临界时刻的率先实现技术和商业模式突破,并谨慎而勇敢的实践。只要做好了上述的准备,即使面对近年来经济下行,固废处理的主战场垃圾焚烧也逐渐进入红海,在“无废城市”与“垃圾分类”搅动下的“红蓝交织”之间,固废产业仍然有极大的开发空间。机会永远存在,但从来机会都是给有韧性、有准备的在座企业家们的,相信行业同仁们都能够深刻感觉到。

“三叉戟”定位坐标:兼收并蓄的批判性思维看垃圾分类

徐海云老师昨天发完言(相关链接→徐海云:垃圾分类大潮下,垃圾焚烧市场会萎缩吗?),各大 “无焚派”都纷纷发表了相对针尖对麦芒的反对的文章。我们在环保圈,从来没有像近期垃圾分类这样,那么激烈的在民众舆论中间产生大量的争议。当年的水十条再怎么谈也是我们专业领域谈,从没有大范围的引发民众讨论。只有垃圾分类,所以谈垃圾分类是很危险的。谈黑臭水体失败都没关系,老百姓不会有太多情绪,但是谈垃圾如果不当,老百姓就敢堵你家门去。垃圾这个主题一直太热,几年前的“著名环保人士”黄小山就是谈垃圾一举成名。

那么我们在这当中关注的是几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进入全面的移动互联时代后,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使手机端的舆论传播速度快、成本低、范围广,但也带来了舆论的极端化。这一点即便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越是热点的事件,便会引来越多的“评论者”,制造出博人眼球众说纷纭的观点和看法。在面对这些观点的时候,我们应该保持独立的、批判性的同时兼收并蓄的思维,进一步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深入思考,判断发言者自身立场的出发点,并评估问题的深度和逻辑性,从而丰富自己的论据以逐步建立自己的见解,而不是轻易接受或拒绝文章中的既有结论。批判性思维对于信息的接收和甄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的是建立一种质疑和求证的理性能力,而不陷入轻信盲从和极端情绪。

1579397367230673.png

比如在近期网络上的一些公共话题,包括一些政治上敏感的话题的讨论中间,都可以看到建立这个习惯的必要性。比如对于香港问题、贸易战问题、华为问题(包括[x1] “251天”的问题)、996问题等,尽量任何看文章的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留有自己的判断空间。我们首先看到写文章的人或者分享这篇文章的人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倾向,比如移民的人会偏右,体制内既得利益者会偏左,这都很正常,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我对PPP能够保持独立的研究(相关链接→薛涛自序:在PPP落潮后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也是因为我在E20。所有人都受你生存所在的地方的影响,所以对于我们读者而言更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而左上图那个坐标尺就是我避免在朋友圈中迷失的坐标,左右离开中点的位置一方面代表了观点本身的立场和观点的极端程度,而上下则代表这个观点的逻辑性的高低。

垃圾分类也是如此,我这里也做了个垃圾分类的三叉戟坐标系,把将近期比较火热的并已经进入媒体视野的各种争议论点罗列出来(见上图)。每个都有自己的出发点,他们自己都有一些想法。左边是怀疑派,右边是分类派。比如徐海云老师就是爱焚烧,我带着徐老(dà)师(pào)去看合续的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经济开发区分散式生活垃圾处理示范项目,就有了下面的对话(哈哈,全场笑)

1234567...8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天津创业环保、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