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首届水业人力资源高级沙龙举行 聚焦水业人力资源现状与问题

时间:2007-10-29 18:04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随着水业市场化的发展,水业人才问题已凸现出来,尤其是教育体制和人才需求体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和矛盾,在专业教育体制上存在人才的结构性问题,在各企业的呼吁之下,针对水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包括人才的基本战略方面需要各方面高层、专家做一些讨论,为此中国水网、清华大学环境系搭建了专业的交流平台——水业人力资源高级沙龙。2007年10月26日下午由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联合主办的水业高级人力资源沙龙第一次活动在清华大学环境系205会议室召开。此次沙龙的主题是“水业人力资源的现状与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人才短缺的问题、人才异地化管理的问题、水务人才的来源问题、环境类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和从业问题、如何解决公司兼并重组过程中的企业文化相冲突的问题、业内在人力资源方面寻求合作共赢的探讨、建立水行业人才的胜任特征模型的问题。 
  来自人力资源各环节的高层包括政府、企业界、学界的人力资源高层精英27位嘉宾首次共聚一堂,剖析讨论水业人力资源管理以及高校环境专业学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措施,大家从各个角度针对主题展开了近四个小时的热烈讨论。沙龙开始由金州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许振成、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谢绍东、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胡洪营、桑德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蔡兰丽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时勘分别从水业企业人力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以建立胜任特征模型为解决方案等不同角度作了主题发言。沙龙由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博士主持。
  时勘副院长基于我国水行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开发,从建立胜任特征模型角度作了主题发言,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重大决策,它必然会带动全社会更加关注与社会稳定有关的民众身心健康、劳动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和谐发展的问题,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并建议水业各界要重视:我国环境、特别是水环境规划和控制的行为管理问题;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模式探索;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行业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探索。
  谢绍东说,目前高等环境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的知识太泛,深度不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性不强,专业实践能力弱;实验或工程技能差,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适应性差,就业渠道单一。因此,难于满足社会对高水平、高能力环境技术人才的需求。面对环境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诸方面的问题和机遇,应坚持“加强基础、重视应用、分流培养”的原则作为环境类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应重视人才的技能培养和态度教育。
  胡洪营则认为高校环境类专业培养的定位还是比较明确,只是从在培养教育中如何实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基本上已形成系统地专业学科体系,全国高校从1977年的7所发展到2006年300多所高校设置了环境专业,占全国高校的40%,年招生人数达2万人。他指出就业难的问题不是环境工程专业所特有的问题,对于有人说环境专业学生学得多,涉及面广、杂,他认为学科培养中深和浅是相对而言的,环境工程不是生物专业,也不是化学专业,不是学生物专业的生物,而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学生物,从培养课程设置角度来讲,不是最深的就是最好的,而是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同时介绍了注册环境工程师的考试今年第一次举办了,国家设置了高等学校环境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专门监督和评估高校环境专业设置和培养问题。
  许振成从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角度谈了水业人力资源面临的挑战,而蔡兰丽则指出水业人才来源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被分流掉了,人才的培养速度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人才要从“能做事”向“会做事”的方向转变,高校要加强人才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便于减少企业对人才的培养成本,缩短培养时间等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之后,参加沙龙的嘉宾们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思想火花的不断碰撞,精彩观点也不断呈现。
  参加本期沙龙的嘉宾还有包括:中国人事科学院企业诊断中心副主任甄源泰、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余刚、中国水网总经理张丽珍、金州环境股份有限公司CEO韦纪宁、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董事许国栋、中自控(北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少卿、人力资源总监金林浩、伊普国际执行总经理李力、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水务工程公司副总经理张发鹏、综合管理部副经理王秀红、金州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景星、人力资源经理卢冬梅、执行办助理任正平、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企划部总经理杨斌、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党明播、北京海斯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张毅军、中法水务法律顾问周永强、北京碧水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邹玲、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人事专员庄春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博士王筱路、李文东。
  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针对中国水业发展一直在做战略性探讨工作,为统一改革中的基本政策、基本思想、基本理念已开展了近30次的卓有成效的在城市水业领域具有影响的探讨活动。其中已组织了19次战略沙龙,并发布了系列蓝皮书;在技术领域已组织了8次技术沙龙,发布了系列绿皮书;现在针对人才问题日益凸现的现状,尝试开拓人力资源这个新的交流平台。
  水业高级人力资源沙龙本着“交流、分享、合作、共赢和专业、务实、焦点、高端的原则,定位于搭建企业、专家、高校、政府四界人力资源交流平台、提升水业人才战略,引导水业人力资源发展、开辟人力资源战略级思想园地,平等的交流空间、形成水行业企业间人力资源战略联盟、打造水业人力资源思想峰会,汇集人力资源业界真知灼见、并定期发布水业人力资源报告。 致力于为高校环境人才培养的战略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战略引导;建立中国水业人力资源管理高层以及关注人力资源工作的同仁交流平台;就水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开展高层交流,配合水业战略研究;激发水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思考,扩大水业的社会影响;共同研究,分享成果,把握行业脉搏;促进水行业内人力资源工作实现合作共赢;面向媒体宣传,引导行业发展。按照由中国水网、清华大学环境系共同主办,国内外著名水业企业共同发起的组织形式,由大型企业总裁、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专家、研究人员、高校环境专业院校负责人、人才中介机构负责人为主要参加人。沙龙主题的选择力求锁定中国水业人力资源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并侧重与会企业和专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内容还将涉及水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员工培养、水业企业文化建设、行业薪酬调查和薪酬体系结构设计及其他业内共同关注的人力资源问题。
(中国水网 黄悦)

编辑:张丽珍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