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浙江工业大学暑期“运河之行”

时间:2006-08-02 01:08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2006浙江工业大学“聚焦京杭运河  保护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我们后期的总结和整理工作还在继续。
  统计这一份份沉甸甸的问卷,看着照片中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一座座的文化遗址,回想着当初得到这一切都是这么的不容易。初来乍到,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我们谁也不认识,什么关系也没有,就凭着当初走出时的那股激情和勇气,敲开一个个政协和文化馆的大门,走进一位位从我们身边经过的陌生人,来到一位位民间艺术大师们的身边,我们带着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大胆说出“您好,我们是浙江工业大学‘聚焦京杭运河 保护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的成员,……”但之后却不是我们能控制的,我们虽然之前已经做好被拒绝的准备,但是那一刻紧张焦虑仍然占据着我们的心。“哦,大学生啊,浙江来的,有什么问题嘛,我们一定配合,呵呵”,幸运的我们每次总能听到这样的答复,那一刻的心情就跟拿了奖学金样得开心。
  仔细回想这一路,如果没有这么多热心的市民和官员,我们的社会实践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么好的成绩,所以我们小分队每位成员如今都怀着感恩的心情,认真地对待这每一份来之不易的成果,真想记下每一位好心帮助过我们的人,一一回报。

炎炎烈日,淮安市楚州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陪我们走访楚州运河文化遗址,给我们当导游。
通州北运河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不仅帮我们安排好场地、设备,还帮我们与市民沟通。

我们做问卷时经常会演变成讨论会,市民们一言我一语,娓娓道来运河深邃的历史。

我们在淮安市楚州吴承恩故居巧遇淮安市市委书记,丁书记关切地询问我们活动的相关情况,并对小分队寄予很大希望。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聚焦京杭运河 保护文化遗产”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