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国家扶贫日】从援建到赋能,中信环境技术用“信力量”点亮乡村振兴路

时间:2025-10-17 09:57

来源:中信环境技术

评论(

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12个扶贫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征程上,每一份扎根基层的帮扶力量,都在为乡村的长远发展注入动能。

多年来,中信环境技术始终践行从“援建”到“赋能”的帮扶理念,足迹遍布广东、四川、云南、江西、江苏、湖北等地,通过基础援建、教育帮扶、技术赋能等举措,用真情、动真心、下真功,切实助力更多地方走上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基础援建

关注民生保障,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衣食住行”看似基础,却承载着民众最根本的幸福感。中信环境技术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出发,围绕污水处理、垃圾治理、饮水安全、安置住房等领域,用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扎实举措,为乡村巩固脱贫成果贡献中信力量。

广东河源

自2019年4月起,中信环境技术深度参与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下辖8个乡镇119个村居的乡镇生活污水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助力当地打造“诗画田园”乡村振兴示范带。新建两座乡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设计污水处理总量3,000吨/日,配套建设污水管网72.24公里。新建54个村级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总量2,820吨/日,配套建设污水管网217.73公里。改造11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升级改造6座垃圾中转站,改造两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填埋场,设计垃圾处理量为140立方米/日,总库容200万立方米。建设1套智慧环卫系统。如今的东源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在干净的路上,看着青山绿水”,成了村民日常的幸福写照。

113_3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东源县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113_2_1760666004.png?wx_fmt=png

湖北孝感

孝感市地处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以北,汉江之东,是长江流域重要城市和鄂东北重要生态屏障。中信环境技术在孝感市共建设53座水厂,1座污泥干化中心及77座乡镇厂泵站,日设计处理能力近16万吨,铺设污水收集管网总计2,000多公里,覆盖孝感市各乡镇,实现乡镇生活污水100%收集归网、100%集中处理。目前,中信环境技术孝感项目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可以直接排入河道,中信环境技术为“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贡献了专业力量。

113_5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孝感应城市郎君镇污水处理厂113_2_1760666004.png?wx_fmt=png

四川凉山

中信环境技术始终心系凉山,积极参与当地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助力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建设凉山州大桥水库引水工程,从大桥水库电站尾水渠取水后,通过90公里的输水管道,将水引至西昌市第三水厂,沿途向西昌市、冕宁县多个重要乡镇和工业园区供水,年供水量近8,000万吨,解决沿线110万群众的优质饮用水问题。中信环境技术在凉山建设及运营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惠及百万当地居民。建成87个村民安置点,修复生态环境,复垦耕地面积3,500亩,为大凉山深处8,000余名彝族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如今,水泥路通达村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彝族群众出行不再难,幸福生活之路越走越宽。

113_7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燕麦地新居

教育帮扶

播撒希望种子,让祖国未来更美好

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教育帮扶,正是巩固脱贫成果、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中信环境技术始终关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从营养午餐到奖学金,再到看得见风景的书屋,以温暖行动为孩子们搭建成长阶梯。

四川凉山

一村一幼及中央厨房项目

在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的山路上,一辆印有“中信环境技术”标志的电动三轮车,正载着热气腾腾的营养午餐,驶向大山深处的幼儿园。

自2018年起,中信环境技术在凉山州11个县市共捐建交付10个村级幼儿园和10座中央厨房,助力凉山州“学前学普”项目推进实施,为山区幼儿提供温热可口的营养午餐,改善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条件,直接服务师生约2万人,受益人群约10万人。“一村一幼及中央厨房”项目于2021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荣誉称号。

113_9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113_10_1760666004.png?wx_fmt=png

▲在四川省凉山州捐建“一村一幼及中央厨房”项目113_2_1760666004.png?wx_fmt=png

四川凉山

泸峰中学助学奖学金项目

在凉山州泸峰中学,殷显恺的故事正是中信环境技术教育帮扶的生动缩影。他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务农,还要照料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的重担曾让他对继续高中学业心生忧虑。在泸峰中学,“志在青云却身处困境”正是许多品学兼优孩子的真实写照。

为帮助这些孩子卸下经济包袱、专注学业,中信环境技术自2023年起在泸峰中学设立助学奖学金项目,用于资助家庭困难但成绩突出的学生。殷显恺不仅是受益者,更凭借努力获评班级“学习标兵”,他特意手写感谢信:“中信环境助学奖学金项目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的经济条件,使我能顺利继续高中学业。我一定充分利用好这一笔资助,更加努力,为自己理想的大学而不懈奋斗。”纸短情长,这封信不仅是对中信环境技术帮扶工作的认可,更印证了教育赋能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力量。

113_12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在四川省凉山州泸峰中学设立助学奖学金

四川凉山

看得见风景的书屋

山里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却常因资源有限难以接触更广阔的知识。为了帮孩子们拓宽视野、激发学习热情,中信环境技术联合央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在凉山州喜德县中坝社区和西昌市大箐小学共建了两座“看得见风景的书屋”。

在书屋里,各类绘本、科普书籍整齐摆放;窗外,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孩子们在这里读着《海底两万里》想象海洋的辽阔,看着《昆虫记》观察身边的自然,知识与美景交相辉映,不仅点燃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更在心中种下“走大山看世界”的种子。这是帮扶的温度,更是赋能未来的力量。

113_14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113_15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与央广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在四川省凉山州共建两座“看得见风景的书屋”113_2_1760666004.png?wx_fmt=png

云南屏边

联学联建和环保科普活动

为贯彻落实集团党委会议和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中信环境技术发挥环保领域专业优势,赴中信集团定点帮扶县——云南省屏边县开展联学联建、共读好书和环保科普活动,把知识、把温暖送到山区。而中信环境技术工程师邓桥培作为中信支教队员,来到屏边中信半坡希望小学支教,不仅为孩子们带去知识,还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拓宽孩子们的视野。

113_17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云南屏边联学联建和环保科普活动

技术赋能

聚焦发展痛点,实现环保与民生双赢

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中,“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相辅相成。中信环境技术立足环保主业,发挥自身在水环境治理方面的专业优势,关注各地发展中的环保痛点,以专业系统方案打通“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键节点。

四川凉山

位于凉山州西昌市的成都・凉山工业园区,是省级重点培育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45亿元,40多家企业在此聚集起发展活力。然而,“污水处理难”曾一度成为制约企业安全运营的瓶颈。环保不达标,不仅影响企业发展,更关系到安宁镇片区十余万群众的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保障产业,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

中信环境技术勇担使命,将世界先进的MBR技术和自主研发美能膜带到凉山,投资建设并运营了园区污水处理厂,水厂处理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建成投运以来,厂区始终保持规范运行,确保污水处理稳定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这不仅为园区企业筑牢“环保安全阀”,也显著改善了周边群众的生活环境,有力推动园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升级,为西昌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注入动能。

113_19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成都·凉山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13_2_1760666004.png?wx_fmt=png

江苏宜兴

在江苏省宜兴市,陆平村、林家桥村曾面临生活污水直排导致林家南河淤塞的困境,不仅影响农田灌溉,也给太湖流域污染治理带来压力。对于以水为魂的江南水乡而言,清澈的河道是生活之需,更是生态底色,改善水环境成为群众共同的期盼。

自2018年起,中信环境技术参与宜兴市流域环境治理项目,对陆平村林家南河流域、潼渚村桥西片区流域进行生态修复整治,从外源治理、固废处理、区域水环境治理、乡村资源循环经济、创新环境智慧管家服务等方面,系统推进区域河湖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是智慧乡村环境治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示范项目,为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和太湖流域污染治理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今,林家南河已由浊变清,陆平村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项目经验不仅为宜兴环科园水生态建设提供借鉴,更为全国乡村生态治理与振兴树立典范。

113_21_1760666004.jpeg?wx_fmt=jpeg

▲宜兴市林家南河生态修复项目

结语

从基础援建、教育帮扶再到技术赋能,中信环境技术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持续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我们坚信,每一条由浊变清的河流、每一座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每一个乡村孩子的灿烂笑容,都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未来,中信环境技术将继续做这一重要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身体力行、久久为功,以专业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做美丽中国建设的坚定同行者,为祖国天更蓝、水更绿贡献中信力量。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