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字头”的央国企们表现更为活跃,“中建系”与“中铁系”在今年均有不错表现。年初,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了马鞍山经开区南区(原示范园区)年陡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管网EPCO项目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据央视网报道,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24)》发布,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规模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大气、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治理率持续提高。
在万亿市场的前景下,环保行业从业者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环境产业正从过去的"单一点位治理"向 "综合治理"和"系统服务" 转变。这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技术整合能力和跨领域协作提出了极高要求。
传统的"单打独斗"模式难以胜任,而央企国企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跨区域、跨领域的协调优势,更能适应当前一部分环保项目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来,“中字头”的央国企们表现更为活跃,“中建系”与“中铁系”在今年均有不错表现(详情点击:“中建系”挥舞镰刀,收割城市大管家项目;今年已拿下近百亿环保项目,“中字头”央企席卷环保赛道)。
年初,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了马鞍山经开区南区(原示范园区)年陡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管网EPCO项目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该项目位于马鞍山市年陡镇,为收集处理马鞍山市经开区南区范围内工业废水及年陡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其中一期规划建设一座处理规模为2.5万吨/天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的排水管网。
据悉,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是整合中国中冶优质水务业务与资产,倾力打造的集团内唯一专业化水务环保业务平台。
中国水网梳理发现,其背后的中国中冶在环保领域,尤其是水务赛道有着深入的布局。
01.
中国中冶在水务领域的布局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冶)有着70余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8年东北地区解放前鞍钢、抚矿的护厂队和修造部,在投身鞍钢修复建设中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批冶金建设队伍。
历经多年发展、更迭,2008年12月,发起设立中国中冶。次年,中国中冶在上海、香港两地成功上市。
2015年12月,中国中冶与中国五矿实施战略重组,从此成为隶属于中国五矿的央企子公司。也是因为这一原因,在梳理中国中冶环保布局时可以发现,中国中冶旗下涉及环保业务的企业们都会提及自身的“中国五矿血脉”。
近年来,中国中冶发展出了“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的业务体系,“五特色”的其中之一就是能源环保业务。
目前,中国中冶在环保领域落地了一系列标杆项目,例如湖北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区水安全保障工程-鄂东水厂委托运营服务项目、山东省潍坊青州市东南部污水厂建设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项目、左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运营服务项目、2025年度温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运营维护项目、马鞍山经开区南区(原示范园区)年陡污水处理厂(一期)及配套管网EPCO项目、豹澥污水处理厂二厂运行维护项目、北京市房山区良乡污水处理厂BOT项目、滁州市清流污水处理厂BOT项目三期及清流湿地EPCO项目、涿州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PPP项目、甘肃省兰州雁儿湾污水处理厂BOT项目等。
从以上项目可见,中国中冶在水务赛道积累了深厚的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环保行业在“十三五”后半程与“十四五”前半程,迎来了国央企大规模进军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环保行业在整体的关注度和投资规模上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
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央企国企的主业处于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如石油石化、钢铁、电力、建材等。一方面,他们面临严峻的节能环保压力,发展环保赛道、提升环保治理水平,是其实现自身节能减排目标、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在近年来国家政策大趋势下,环保行业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多方面的支持,发展环保行业也是这些央国企布局“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中冶也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深度布局,在2020年8月18日成立了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整合全集团优质水务业务与资产,倾力打造的集团内唯一专业化水务环保业务平台。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马鞍山年陡项目的中标方。
中冶生态环保以水务业务为核心主业,以特许经营、资产收购、托管运营等模式提供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服务,业务涵盖全域生态环保规划、水资源高效利用、市政污水处理、城镇供水、工业废水处理、矿山冶金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水环境综合治理、环保管家、环保产品与装备等领域,推动供排一体化、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产城一体化,为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一揽子系统解决方案。
据悉,中冶生态环保现有水厂57家,总设计规模360万吨/天,主要分布于北京、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河南、河北、福建、甘肃等9个省市。
今年,中冶生态环保更加深入江苏市场。2月28日,中冶生态环保(南京)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该公司是中冶生态环保的全资子公司,将以水务业务为核心主业,以特许经营、资产收购、托管运营等模式提供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服务,业务涵盖全域生态环保规划、水资源高效利用、市政污水处理、城镇供水、工业废水处理、矿山冶金废水处理、污泥处理处置、水环境综合治理、环保管家、环保产品与装备等领域。
02.
今年在水务赛道拿下多个项目
进入2025年,中国中冶也在环保领域有了进一步布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项目方面,尤其是水务赛道也收获颇丰。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马鞍山年陡项目之外,中国中冶旗下子公司分别中标了如下涉水项目:
今年2月,中冶南方作为牵头方成功中标鄂州市长港河流域治理暨武昌鱼产业发展EOD项目,该项目是湖北省重点项目,于2024年10月成功入选国家EOD项目库,对于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生态环境治理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月25日,湖北武汉左岭污水处理厂二厂及配套设施新建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EPC)中标结果公示,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投标报价46524.8639万元。新建的污水处理厂规模为6.5万吨/天,采用“事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改良A/A/O生物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臭氧催化氧化池”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准地表Ⅲ类水标准(TN小于10mg/L) ,处理后的尾水排入长江。
今年4月,中冶南方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工业废水资源化及零排放技术与装备”,成功承揽了太钢膜处理废水循环利用的深度治理EPC总承包项目。该项目不仅是行业中首个三盐分质结晶废水零排放项目,更标志着该技术在高端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治理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工程应用,为行业树立了新的示范标杆。
6月14日,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成功中标北京市经开区通明湖水生态提升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此次中标充分彰显了中冶京诚作为属地央企在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综合实力,是中冶京诚深耕北京经开区核心市场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今年8月,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大清河治理工程(雄县段二期)剩余段施工二标段,投标报价为14838.216229万元。
8月20日,湖北省石首市藕池河西支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一期)中标(成交)结果公告发布。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为24152244.370元。石首市藕池河西支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污染沟渠生态治理工程、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工程、人工湿地净化工程等。
……
除水务领域外,在其他领域,中国中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7月30日,中冶南方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标石家庄中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热力生产提升工程设计采购(EP)总承包项目,中标价格184748468元。该工程扩建1台750t/d机械炉排焚烧线及烟气处理系统、1条200t/d渗沥液处理系统和2×75t/h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03.
科研实力雄厚
将更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
作为国家创新型企业,中国中冶科技研发实力雄厚。拥有28个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有效专利5.3万余件,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中国专利奖88项(其中2015~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2000年以来共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58项,累计发布国际标准77项,发布国家标准673项。拥有6万余名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5人。
中国中冶对环保领域的技术布局从未松懈,前不久的8月18日,中冶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中冶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光在中冶大厦会见了国内多领域环保机构领导专家,各方就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进行深入交流。
陈建光表示,能源环保作为“五特色”业务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冶充分借力“技术高地”,移植冶金建设、矿山修复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持续拓展工业废水废液资源化、矿山废水治理、污泥处置、环境修复等领域市场,着力打造新的支柱产业和利润增长点。希望以此次会谈为契机,与各环保机构进一步加强联动,在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研资源共享平台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携手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