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基建企业与环保企业有望进一步加强协作,从单一项目建设走向系统性可持续发展合作,推动绿色基建与生态环保协同发展,形成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这种合作模式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重大基建项目的范本,推动中国环保处理技术标准向全球输出。
而中国环境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磨炼,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技术水平,特别是在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核心领域,形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和解决能力正成为“中国队”走出去的底气。
此前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首席行业研究员潘功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用“遥遥领先”来形容中国企业目前的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他谈到,中国企业在技术、成本控制能力和运营经验上,目前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康恒环境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与欧美、日本企业相比,中企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本低,人工、技术研发、生产线等成本均较低;二是效率高,中国企业虽起步晚,却拥有更多技术更新迭代空间;三是适应性强,中国技术适应复杂成分垃圾;四是产业链齐全,中国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从设备生产加工到项目建设运营都相对成熟。
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国内环境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环保产品和服务。这种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明显,尤其是在那些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市场,可以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中国不仅需要大型央企、独角兽企业和上市公司带头,更需要众多腰部力量企业共同发力,推动中国环保领域中资企业高质量走向国际市场。这种多层次发力模式,或将重塑全球产业链价值分配。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