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如何让智能从“高成本”到“高性价比”真正赋能产业

时间:2025-04-30 15:24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利伟整理

评论(

环境产业已步入智能化起步阶段,这已成为行业共识。当下,环境产业龙头企业纷纷组建智能化团队,不断加大智能化投入,在智能化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行业在前行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痛点,制约环境产业智能化进程。

在“2025(第二十三届)水业战略论坛”期间,“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举办主题为“智能化赋能水务行业高效发展的落地路径”的双百夜话。众企业围绕“如何利用智能化技术切实提升污水处理行业的效能?”“如何构建智能进阶共建共创共享的行业生态系统,推动智能化真正落地?”两大话题展开热烈探讨。E20研究院副院长/“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秘书处秘书长肖琼主持夜话。

37_2_1745997783.png?wx_fmt=png&from=appmsg

双百夜话现场

01环境产业智能化建设的四大方向与四大痛点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系统解决方案中心主任、博士、教授级高工曹斌在引导发言中指出,E20环境平台于3月11日围绕“三共行动”倡议(共建标准、共创模型、共享成果),邀请了污水处理、供水、垃圾焚烧等领域的企业家代表参与讨论,本次夜话延续并深化了上次倡议的内容(详情查看:“AI+环保”新生态来袭,环保领域智能化革命已来)。

37_3_1745997783.png?wx_fmt=png&from=appmsg

曹斌以“水务行业智能进阶‘三共’行动倡议”为主题做引导发言

环境产业已经迈入智能化起步阶段,这是当前行业共识。污水处理厂的智能化建设基本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37_4_1745997783.png?wx_fmt=png&from=appmsg

工艺运行是重点,许多集团正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控制场景的融合,如:进出水量调节、生化段水质预测、污泥体检等。

设备设施的智能化也是重要方向,包括深圳水务、长江环保集团、上海城投、广州净水、青岛水务等企业,已经在关键设备上开展了预测性维护实践。其中,智能巡检需求清晰,有较大发展空间。

风险管理方向上主要集中在视频安防,今年入围智能化标杆污水处理厂中,几乎每座厂都至少使用了4个模型进行摄像头端的视频智能管理,目前这些厂的模型总数已达33个。此外,还包括人员安全监控、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以及危化品存储量监测等方面的智能化建设。

综合管理是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维度,许多集团正在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环境产业已被纳入“AI+”行动优先行业,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央国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引入“智能化”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恰逢其时。

环境产业的龙头企业纷纷组建智能化团队,加大智能化投入,行业在智能化领域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面临成本制约、场景适配与价值验证困境、大模型的通用性无法直接应用于具体业务需求、智能化与业务之间缺乏生态链接等四大痛点,制约环境产业智能化进程。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普惠阶段,行业智能场景应用不断增加,环境产业智能进阶的条件已经成熟。E20环境平台发起“环境产业智能化落地共建共创共享行动”,构建行业智能生态系统,实现更低成本的获取更高价值的智能化开发与服务。

共建标准,是战略落地的基准坐标系。通过共建标准,在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市政供水领域构建1个集团智能进阶分级评价标准,5个运营要素分级评价标准,N个技术导则,将“AI +”优化效率纳入集团考核指标,抢占 “AI + 环境” 规则制定权,这是“十五五”产业转型升级的底层基础设施。

共创模型,是战略突破的核心攻坚点。其中,算法引擎是核心,标准体系是基础,1.0聚焦通用设备专业场景,2.0共创专有设备预测性维护,3.0 共建标准明确智能进阶方向,4.0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智能落地,通过技术瓶颈的协同攻关,把运营经验封装成公司能力,解决从零开始或者重复建设的问题。

共享成果,是战略效能的倍增器。共享成果可降低试错成本,将企业积累的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形成 “技术共享 - 质量升级 - 成本下降”的战略闭环。通过集采机制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智能化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也将实现收益反哺。

02‍从“高成本试错”到“高性价比落地”的智能进阶逻辑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指出,企业普遍面临智能化转型的共性困惑——如何实现高性价比落地?如何获得系统性的行业引导?早前,E20团队针对这一行业痛点展开专项研究,相关议题在后续多场行业培训与交流活动中持续引发热议。

37_5_1745997783.jpeg?wx_fmt=jpeg&from=appmsg

傅涛

AI是大势,如果不能将行业的专业性封装进模型中,不能成为我们行业的“机甲”,行业会被泯灭。对于企业而言,同样需要这样的“机甲”,将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封装成“机甲”,是构建大模型的必选项,而且越早行动,就越能在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用“大模型+小模型”,“智能体+原生应用”的策略去封装,成本仅为传统信息化建设的十分之一。借助其他行业开源的技术和经验,尤其是通过整合“容知日新”(国内设备智能运维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领军企业)等外部资源,可以低成本利用其他行业积累数十年的经验和安全模型(相关链接:E20与容知日新达成战略合作 共推设备管理智能升级)。

行业间的开放合作能显著降低成本,但如何保证自身的专有性呢?就是我们说的“共创”与“共建”。

通过整合与集采模型实现一键定制化,即使是非专业人士也能基于特定场景开发出所需的模型。例如,使用百度提供的一键平台,经过简单培训即可快速开发专属应用模型。共创模型得益于统一的标准,标准统一、训练逻辑一致,能够促进行业的资源共享和模型的快速成熟。

虽然通用模型很多是开源的,但环境领域特有的模型需要自行开发,因为有些场景仅存在于我们行业内,必须由我们自己定义。借助大模型和智能体编排的开发逻辑,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智能化转型,大大降低了开发门槛,经验可以通过模型高效封装,既快又准,还能自我调整,无需依赖外部IT公司。

共创的两个方向,一是用基础模型确保安全,二是通过共享经验和数据优化设备管理。鼓励各厂将自身经验做出模型,以贡献者的名字命名,实现行业内经验的共享和复用。设备也是一样,“容知日新”提供了80%的设备,还有20%的设备没有模型,需要行业把它做出来,工具就是小模型结合大模型。

傅涛动员联盟内的各方力量,共同创建和完善这些设备的模型,把每个设备的图谱补齐,建立行业自己的事故故障诊断的深度频谱,这就是共创的过程。共创的两条线,一个是视频共创,一个是设备频谱,一个是深化,一个是补位。

“十五五”期间,国家将启动大量人工智能科研项目,傅涛建议各企业与高校合作,E20可以协助提供与北大合作的机会共同申请课题,也可以提供课题申请文本支持,多家企业联合起来成本更低,现在共创时机已经成熟。同时,E20有非常通畅的标准通道,欢迎各家公司参与智能标准的制定。

傅涛最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各企业在“十五五”规划中应包含智能化章节或者单独做智能规划,因为智能化是战略方向;二是动员各家企业积极报名参与共创,参与标准制定,当前国家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企业需把握时机。

03‍“三共行动”聚势破局,加速行业智能化生态构建

参会企业代表就人工智能与行业发展的融合展开了深入探讨。

各家企业积极响应“三共行动”,大家普遍认为标准化是推动智能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整合系统平台等措施可有效解决感知设备成本高、稳定性不足及信息孤岛等问题。

多家企业分享了其在智能化管控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使用先进系统进行训练、全方位标准化建设以及智能化精准投加系统的应用等,并表示将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专有模型构建,贡献自身场景与资源。会议现场,多家企业表示期待 E20 牵头集中行业智慧,共建行业知识库,共享数据与应用场景,呼吁行业内外的广泛合作,共同推动水务行业向智能化迈进。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两山智联板块负责人胡军指出,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三共”已经从理念转变为行动,E20也推出了具有高性价比的产品支持行业智能化发展,E20于水业战略论坛期间发布的智能产品涵盖视觉识别和预测性维护等功能。胡军表示,E20致力于平台建设,希望通过集体努力创造更多有价值的模型,推动行业发展,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傅涛在会议总结中指出,夜话作为“三共行动”第二次筹备会,标志着行动正式启动。曹斌博士担任三共联盟负责人兼秘书长,目前已有近十家公司参与支持体系构建,后续联盟将通过合作,推进标准制定和模型开发。E20的角色是搭建平台,汇集各方经验,形成行业共识。此次行动不仅涉及污水处理、供水行业,还涵盖垃圾处理等领域,欢迎更多单位参与,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附:双百夜话嘉宾名单

37_6_1745997783.png?wx_fmt=png&from=appmsg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