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成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

时间:2022-01-27 14:47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近日,《成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对成都市生态环境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批复

成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成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重点内容解读

 

一、出台背景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完成《成都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规划》是指导全市“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

二、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环境基础与形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四部分。

(一)环境基础与形势

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6.5%,PM2.5浓度41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分别提高9.6个百分点和下降28.1%,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6个区县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占市域面积54.5%。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升到95.4%,全部消除V类和劣V类水质断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4%、90%。全市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降低14.2%,清洁能源占比提升至62.6%。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3.9%,人均公园面积增加到14.9平方米,公园城市生态本底愈发亮丽。蒲江、金堂、温江、大邑、金牛、邛崃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县)。

当前,我市生态环境结构性矛盾仍然较为突出,实现碳达峰目标依然面临诸多困难,生态环境质量距离公园城市要求还有差距,生态环境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还不够高,超大城市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任务更为艰巨,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带动作用亟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减污降碳为抓手,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优美环境支撑。

基本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扩大生态空间和生态容量。减污降碳,源头治理。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进空间、产业、能源、交通结构持续优化,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互促并进。以人为本,生态惠民。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观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力,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际成效增进民生福祉。改革创新,系统管理。坚持以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推进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发展绿色金融,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智慧环保”建设,构筑生态环境政府企业社会共治格局,综合运用法制、经济、行政、技术、社会等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区域协同,共建共享。坚持一体化理念,积极探索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新模式,强化区域生态网络共建和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推进分工协作、共建共享,做好都市圈中心城市深度融合的带动作用。

主要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并稳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融合的绿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3.7%以上,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市控及以上监测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6.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空间格局稳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41%,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5%。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城市、县城、重点乡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5%、95%和8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泥无害化处理率稳定达到100%,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稳步提升。

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更加协调,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三)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引导调控,促进绿色发展转型。坚持源头防控,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导、优化和促进作用,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约束,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推进四大结构调整,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推动达峰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降碳为总抓手,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深化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加快低碳城市建设,提高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和生活方式低碳化水平,强化自然生态空间碳汇功能,实施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推进碳达峰行动。

三是深入协同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实施空气质量全面达标计划,以PM2.5和O3协同控制为主线,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进一步降低PM2.5和O3浓度,以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等为重点控制对象,推动多污染源综合防治,持续提升空气质量,实现“蓝天常见、雪山长现”。

四是坚持“三水统筹”,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以改善水环境质量核心,以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为抓手,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深化河(湖)长制,建设美丽河湖,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

五是实施源头防控,保障土壤环境安全。以严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底线,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深入推进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整治,有序开展土壤污染风险防范和治理修复,全面提升科学治土能力和水平,确保“土净地美、安全可控”。

六是聚焦闭环管理,建设“无废城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原则,聚焦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和农业废弃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全过程闭环管理,加快构建固体废物多元处置体系,积极建设“无废城市”。

七是严格噪声管控,营造宁静生活环境。严格落实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要求,强化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噪声监测和监管,制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区位的专项整治方案,着力解决噪音扰民问题,切实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

八是夯实生态本底,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锚固生态安全格局,持续开展“五绿润城”行动,推进重点区域自然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保护监管能力,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加快实现“青山映城、草长莺飞”。

九是强化风险风控,筑牢生态环境安全防线。牢固树立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强化危险废物、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的环境风险管控,持续提升核与辐射安全水平,加强新污染物治理,提高生物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的生态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体系,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十是深化改革创新,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全面改革创新,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共治格局,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市场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持续推进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实施。强化规划实施统筹指导,各级政府要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纳入“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二是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部门生态环保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目标和任务,严格监督考核。

三是强化项目支撑。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为重点,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实施项目动态调整,形成建成一批、淘汰一批、充实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强化项目环境绩效管理,建立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投入。建立健全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等领域市场投入机制,培育壮大环境污染治理市场主体,调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建设。

五是严格评估考核。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分析,在2023年、2025年底,分别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并依据中期评估结果对规划目标任务实施科学调整。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