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保部公布“12369”环保举报办理情况

时间:2017-05-04 13:40

来源:环保部

评论(

2017年第一季度,环保部接报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91件,同比增长9%;与2016年第四季度相比减少了2349件,环比减少28%。登记交办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95件,同比增长121%;与2016年第四季度相比减少了65件,环比减少15%。

2017年第一季度,我部登记交办量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为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山西。其中,登记交办量增加最多的省份为山西,同比增长了700%,其次为河北和河南,分别增长了285%、273%。

blob.png

(三)督办件处理情况

环境保护部通过全国环保举报联网平台对各地举报办理情况进行监督,对媒体、公众集中关注或处理不到位的30件举报进行了督办。督办情况如下:

2017年第一季度环境保护部督办情况表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三、全国举报特点分析

(一)污染类型

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各类举报中,涉及大气污染的举报最多,占55%,其次为涉及噪声、水、固废的污染举报,分别占30%、10%、7%,举报量相对较少的为辐射污染和生态破坏,分别占1.3%和0.5%。

大气污染方面,反映烟尘/粉尘污染最多,占涉气举报的29%,其次为反映工业废气及恶臭/异味,分别占涉气举报的24%、23%;噪声污染方面,反映建设施工噪声最多,占噪声举报的47%;水污染方面,反映工业废水污染的最多,占涉水举报的50%。

从不同区域看,大气污染举报所占比重均为首位,但各个地区存在差异。

华北地区的大气污染举报中,烟尘/粉尘污染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8%,主要反映供热采暖锅炉烟粉尘排放和钢铁企业废气排放,山西长治市黎城县太行钢铁有限公司被举报次数较多。

华东地区公众对工业废气污染举报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该区域工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城市发展较为迅猛,由此引发的企业废气扰民问题较多。

华南地区公众对恶臭/异味的举报远高于其他地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8%,其中垃圾填埋场恶臭扰民举报较多,反映出该区域城市规划建设不合理的问题突出,被举报次数最多的有广东深圳龙岗区应急垃圾堆放场、龙岗区下坪垃圾填埋场等。

东北地区与上述区域相比,大气污染举报占比并不突出,但噪声扰民问题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该区域内的社会生活娱乐噪声和工业噪声,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和10%,其中,辽宁省公众反映工业噪声最为集中,黑龙江省公众对社会生活娱乐噪声举报最为集中,特别是KTV会所夜间娱乐噪声扰民问题较为突出。

(二)行业类型

从全国举报情况来看,公众反映最集中的行业是建筑业,占34%,其次是化工业和住宿/餐饮/娱乐业,分别占17%和15%,三者合计占举报总量的三分之二。从时间段上看,元旦至春节期间住宿/餐饮/娱乐业举报更多,元宵节后化工业举报增多。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元旦、春节期间,餐厅、娱乐场所客流量大,油烟和娱乐噪声扰民问题更加严重,而期间大多数工业企业因放假停产、减产,春节过后企业陆续恢复生产,举报量开始回升。在此期间举报次数较多的企业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工业园、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阳煤集团化工材料园区等。

四、全国环保举报联网情况

(一)电话举报情况

2017年第一季度,各地按照环境保护部环保举报联网工作要求,将本地受理的12369环保举报热线电话信息录入或上传到全国举报联网平台,其中数据录入或上传数量比较完整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江苏、重庆、北京、上海、福建等,城市有:沈阳、太原、南京、常州、苏州等。电话举报数据录入量明显少于日常举报量的省有:四川、吉林、广东等。

(二)微信举报情况

公众通过微信公众号“12369环保举报”,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将环境污染问题提交至全国环保举报联网平台,由污染发生地环保部门进行查处,上级环保部门对举报处理过程进行监督。

2017年第一季度,公众使用微信举报最多的是广东省,举报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4.5%。

(三)网上举报情况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