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十三五”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发布(附全文)

时间:2017-04-26 10:06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在成都市、雅安市、嘉陵江流域、川西北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已覆盖全省1/3的面积、51%的人口。开展完善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机制专项改革,启动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和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完善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政策,省级公益林补偿实现了与国家标准并轨。在岷江、沱江等河流上下游政府间开展水环境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试点。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草原确权登记,启动以“两证一社”为主的新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启动。

第二节 形势分析

一、有利条件和机遇

一是生态保护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森林关系国家生态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作出了“开展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总体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的空前关心重视,为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二是绿色发展理念赋予了生态建设新使命。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富民。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对“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作出安排部署。绿色发展的基础在生态本底,要求将维护生态安全作为战略使命,强化生态红线管控,严守生态阵地,严格保护生态资源。要求加快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增加生态资源,增强生态系统功能,补齐生态短板,着力建设绿水青山。

三是全面小康提出了生态保护建设新任务。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了“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四大片区生态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富集,生态景观独特,生态保护与建设在促进脱贫攻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无可替代作用。如期实现四大片区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要求加强自然生态建设,解决重大生态问题,消除生态致贫和生态返贫因素;要求在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上做足文章,变自然资源为发展资本,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未来五年,全省尤其是四大片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提升生态扶贫成效。

四是全球生态治理带来了保护发展新机遇。2015年联合国森林论坛讨论了未来15年全球森林政策,对森林在消除贫困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关键作用达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明确指出“中国2030年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要求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格局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全球生态治理的新变化,为我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动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全球行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好的机遇。

二、主要问题和挑战

一是生态屏障仍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严峻。森林系统低质化、森林结构纯林化、生态功能低效化问题较为突出。草原退化面积高达1.56亿亩,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58.7%,天然草原平均超载率10.03%,草原承载压力较重。土地荒漠化呈蔓延趋势,荒漠化面积2385万亩(石漠化土地1095万亩、沙化土地1290万亩)。水电工程建设、过度放牧等导致部分湿地和河湖生态功能退化,自然湿地面积逐渐萎缩。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冻融侵蚀)12.1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4.9%。农业化学品使用量大,土壤酸化面积达到39.4%,农业面源污染突出,用地与养地矛盾突出,农田生态保护亟待加强。

二是保护开发矛盾突出,资源保护压力较大。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以及基础设施、水电和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区大量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空间被挤占,生态红线守护难度增大。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尚未形成,自然生态资源损耗严重。川西高原、川西南山区和盆周山区极端气候天气频繁,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森林草原病虫害和外来生物入侵风险日益加大。地震次生灾害对灾区生态构成持续破坏,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违法破坏森林草地资源行为时有发生,生态保护和成果巩固压力大。

三是城乡生态功能不足,人居环境有待改善。一些城市存在生态空间保障不力、生态用地不足、绿地系统不健全、绿地服务功能不强、热岛效应突显等问题,部分城市绿化指标与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标准相比均有一定差距,生态服务功能不强。城镇周围、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集中安置点绿化较为薄弱,公路、铁路和水系等通道绿化水平不高。城市及乡村水系破坏、水体污染、水生生物减少等问题依然存在,水生态问题十分突出。

四是创新驱动能力不足,体制机制建设滞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红利还未完全释放,发展体制不顺,建设机制不活;生态治理体系尚不健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真正理顺,自然资源产权及支持保护等制度建设滞后,各项补助标准偏低、投融资机制不活等问题比较突出。农民直接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仍存在政策障碍,生态保护与建设普惠制政策尚未真正建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还存在经营权落实不到位、处置权设置不完整、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不顺,民生问题突出,产业转型缓慢,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国有林场林区改革刚刚起步,改革动力不足,顺利推进难度较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监测数据质量有待提高。

五是生态文化意识薄弱,生态观念有待加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意识有待提高,爱护自然、节约资源的生态价值观念尚未深入人心。少数领导干部仍然缺乏正确的生态政绩观,部分企业经营者仍然缺乏生态保护意识,部分群众仍然缺乏绿色消费理念,公众爱绿护绿、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依然薄弱。生态文化宣传教育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尚未形成。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生态文化产业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生态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不高,全社会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的局面尚未形成。

“十三五”期间,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既是负重前行、大有作为的关键期,也是实现扩面增量、提质增效的攻坚期。全省上下要紧紧抓住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坚定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建设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川滇两大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做出新贡献。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美丽四川为奋斗目标,以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为根本任务,以解决生态保护建设突出问题为着力方向,以大规模绿化全川为重要抓手,健全生态保护空间体系、生态保护制度体系、生态产品供给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全面构建“四区八带多点”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治理。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穿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各个领域,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要地位,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创新和推广先进技术,强化科技服务保障和措施配套,提高生态修复成效。

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规划和协同推进森林、草原、河湖、湿地、荒漠、农田及城镇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城乡区域间协调发展、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

坚持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充分考虑生态区域特点、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与作用,因地制宜,因境施策,合理布设生态保护建设工程,采取针对性的保护与建设措施,推动在重点方向和重大生态问题治理上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机制。优化各类要素配置,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发展活力。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责任制度,落实生态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坚持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生态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促进绿色富民。创新生态产品服务方式,搭建成果共享平台,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格局。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牢牢把握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公益属性,加强政策引导,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的多渠道投融资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修复,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


1234567...11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