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专访】济宁中山公用水务:内外兼修 固本转型之道

时间:2015-08-13 10:37

来源:E20环境平台

评论(

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是鲁粤两地合资合作的国有资本背景水务企业,经过了近6年的发展,“内外兼修,固本转型”,目前已经成长为华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技术研发型环保水务企业。

近日,记者通过对该公司董事、总经理邱福祥的专访,探求了国有背景水务企业变革创新发展之道。邱福祥谈战略、谈经营,谈管理,谈转型……这位水务行业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句句折射出独特的商海智慧。

照片 094_副本.jpg

谈战略—公司长期稳定发展要靠战略指引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环保水务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适应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才能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环保水务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严峻挑战。国家在不断完善政策规范、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从进一步深化特许经营、推行ppp融资模式、鼓励政府购买第三方环境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加快推动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环保水务行业也从单纯的城市供水、污水处理业务,向固废处理、生态修复、流域治理等公用服务业领域扩张,综合环境服务模式成为未来环保水务行业新的产业形态。在当前行业发展背景下,明确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谈到公司的发展战略,邱福祥说,公司成立之初,本着稳运营、求发展的原则,确立了将公司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打造成为省内领先的标杆企业,使公司成为一流水务运营服务商的战略目标,而经过近6年的经营发展,公司也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实现了既定的战略目标。

在清晰的发展战略引领下,公司资产规模从成立之初的58769.62万元到2014年末的102580.99万元,增长了74.5%;营业收入也从2010年的12179.85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23194.63万元,增长了90.4%;净利润从2010年的1411.31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2365.84万元,增长了67.6%。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望突破3亿元,净利润达到4000万元以上。

在当前新的发展形势下,公司于2015年组织编制了五年业务发展规划,确立了“立足中心城区、辐射周边乡镇,深耕传统业务、挖掘细分市场”的发展战略,采取产品市场驱动和技术服务驱动的复合增长模式,推动公司向着“具备较强技术能力和经营水平的专业水务运营商”的方向发展。同时,公司作为股东方旗下经营规模最大的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一体化运营公司,将依托股东方的扩张发展,做好自身的经营管理和发展定位,为股东方提供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撑和延伸服务。

谈经营——合资合作要明确发展定位

“市政公用行业的投资不单单是为了资产和规模的扩张,合资企业发展的着眼点还是要以引入市场机制为主,把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经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服务区域发展作为根本目标。”

邱福祥说,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山公用事业集团逆势北上,与济宁供水集团总公司合资合作,成立了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有限公司,促成了当年度国内交易数额最大的水务合资项目。但济宁中山公用的发展定位,决不能单纯地追求资产和利润最大化,还是要以提高经营和服务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因此,公司刚成立,就提出了“关注民生、奉献社会”的宗旨,确立了“点滴送真情,清泉润万家”的服务理念。

他说,明确了业务发展定位后,公司深耕细作,深挖发展潜力,打造经营团队,坚定不移地坚持“变革、创新、发展、突破”的经营理念,每年推出一个“主题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010年开展“优质服务新纪年”活动,开通“0537-2321111”水务服务热线,推行社会公开服务承诺,实现了济宁水务服务的“四个一流”,让水务服务成为了公司的靓丽名片;2011年实施“扩大销售年”,全面发动、全员参与、高管包保,封停自备井,拓展新用户,实现了供水销售收入的飞跃式增长;2012年推行“主管执行年”,通过完备的培训管理体系,强化一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深化员工队伍执行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了管理组织能力;2013年开展“降漏目标管理年”,成立研究生创业实践基地,聘请专业公司开展巡线、检漏服务指导,科学优化管网布局,大幅降低了产销差率,提高了管网运营效率;2014年定义为“创新与效率”管理年,通过创新观念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流程,形成了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创新工作氛围;今年,我们又开展了“质量规范提升年”,深入推进“依法治企”,制定完备方案,实现经营管理质量提升、生产运行质量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提升、安全管理质量提升等“五大提升”。

 “公司在练好内功、狠抓运营的同时,始终不忘践行社会责任”,邱福祥告诉记者。

近年来配合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济北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三个新区的开发建设,企业自筹投入巨资建设供水管网,做到了基础设施先行,保障了新区建设发展的用水需求。特别是2010公司克服资金紧张、人员匮乏、经验空白的困难,自筹资金近2亿元,完成了污水处理一级A升级改造暨中水回用工程,成为了济宁市迎接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检查和国家园林城市检查的唯一加分项,该工程也被评为“山东省环境保护示范工程”,为山东省实现“确保第一名,实现五连冠”的任务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被授予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工作先进集体、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2013年公司被中国水网评为“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服务企业”。

谈管理——管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制度成为文化

“一个企业的运作,不仅是靠人,更多的是靠制度体系,靠具体业务流程来推动。离开哪一个人,企业照样有序运转,才是成功的制度。”

邱福祥说,他到济宁中山公用工作了6年,强调的最多的就是制度和流程。水务公司看似常规性工作较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刚到公司两年的时间,他就组织编制了公司层面的管理制度80多项,细化到具体业务流程有150多个,厚厚的几本管理制度汇编,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公司组织纪律的严谨规范。

“出台制度不是目的,关键是员工要学习,还得会用。公司每年都会组织多次制度流程学习培训活动,还定期组织员工考试,考试不合格的说明还不具备上岗条件,没办法,那你就要待岗学习,什么时候掌握制度和具体操作流程,才能继续上岗。这不仅仅是对公司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供水和污水处理安全负责。”

公司刚成立没多久,他组织召开中层管理人员会议时,安排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漠视”,要求全体员工首先要扭转意识,消除“漠视”行为,如果还存在旧思想、旧观念,那么合资就失去了意义。

他表示,任职总经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水厂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当时员工们称之为“百日会战”,要求消除所有设备、线路的安全隐患,彻底厂区环境卫生,设备不能有锈迹,路面不能有泥污,花草不能出护栏,卫生不能有死角。所有工作全是员工自己动手,当时不少员工私下里说,邱总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他说,“我只是不能容忍杂草,清除了杂草才能长出好庄稼。”

有员工说邱福祥的管理过于苛刻。他表示,制度是对事不对人,在情与理的抉择中,刚性的制度是不能被逾越的。他举了一个看似很小却影响很大的例子。公司成立伊始就提出了办公场所全面禁烟、中层管理人员中午严格限酒的规定,刚开始有的员工不适应,一个部门经理没有重视,违反了办公室禁烟规定,被他抓个正着,结果将这个部门经理在全公司范围通报批评,办公室员工进行罚款处理。当时也有公司副总来说情,但他依然没有改变决定,“不是我不讲情面,故意针对某个人。倘若今天不去追究,明天就会有第二人效仿,后天还会有更多人,公司管理怎么落实?”以前还有一些员工因为工作服没有穿好,受到了严厉处罚。邱福祥说,刚开始都不理解,但到了现在,大家感觉到了,如果没有当初的严厉甚至苛刻,公司不会像现在这样有一个严谨、规范、高效的运转体系。这就是“制度文化”。

谈转型——适应新常态必须依靠技术研发转型发展

“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提出来容易落实难。尤其是传统中小水务企业,守着原有‘一亩三分地’,想真正依靠技术创新扩张市场、转型发展,必须下很大的决心,尝尽不为人知的艰难。”

邱福祥表示,经过前几年的深耕细作、全面挖潜,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去年以来面临换挡调速和结构调整问题。不转型就要原地踏步,如何适应新常态,也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供水板块方面,经营班子以“降漏目标管理年”和“创新与效率”主题年活动为契机,一是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研发,与东南大学签订了给排水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意向书,联合东南大学在公司设立的“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标志着公司市政给排水产学研项目正式启动,为公司员工专业度提升和技术研发搭建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二是借力打力,聘请专业公司担任第三方顾问,扎实开展降漏目标管理活动,提升了员工降漏技术及公司硬件设备水平;三是针对北方地下水总硬度普遍偏高现象,加大工艺研发力度,开展软化水工艺试验,解决了供水水质硬度偏高问题。经过近几年的潜心研发,公司不断提升“内功”,所属高新水厂被中国水协评为“全国十佳达标供水厂”。公司具体承担了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南水北调山东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中的4个重要子课题的科研任务,标志着公司在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方面达到了一流水务企业水平。

邱福祥表示,在污水处理方面,公司加大技术研发和市场调研工作力度,与国内外水处理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密切沟通协作,加强在升级改造、污泥处理处置、一体化设备、高难废水处理、流域水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技术论证和市场调研。其中,与日本生态能研究所联合研发并推广应用了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和生态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两项技术应用以来,运行稳定可靠,提高了系统抗冲击能力。污水处理效率提高了1.2倍以上,污泥消减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30%以上,厂区臭味有了明显降低,出水水质除了磷(P)以外,都优于国家一级A的标准,接近地表水。平均每年降低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约220万元、停用设备节省维修费50万元、节省电费 110万元。得益于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的成功运行,我公司先后荣获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绩效达标竞赛“十佳达标单位”、“山东省城市污水处理绩效管理考评先进单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了科技部门组织的技术鉴定,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评为2014年山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用技术,获得了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生态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获得了国家专利。目前,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在江苏、北京和山东成功地进行了示范性和商业化应用。

邱福祥认为,企业转型发展,不仅是“向市长要政策”,更重要的是依靠核心技术,“向市场要效益”。去年以来,济宁中山公用水务凭借掌握的核心技术,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市场化进程,目前已经成功委托运营了济宁市济北新区和太白湖新区两个污水处理厂,中标了济南市野生动物园污水处理项目,并涉足曲阜市部分工业企业废水治理,显著扩大了服务范围,提升了经济效益。目前正积极参与汶上县、嘉祥县等县区的村镇污水处理项目,为鲁西南乃至山东省面源污染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说,公司正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积极推动成立济宁市环保产业协会,希望以协会为平台,带动、引领整个地区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2014年底,他又促成了公司节能环保工作另一件大事,即与中航国际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约综合能源优化项目,将生态能污水处理系统与光伏电站、中水源热泵等节能改造技术结合,进一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污水处理资源产业链的延伸。其中,中水源热泵项目建成以来,运行效果良好,较好地保障了所属污水处理厂厂区内近6000平方米的建筑物冬季供暖、夏季供冷。邱福祥表示,根据中水源热泵试运行效果分析,如全部开发利用公司污水处理厂20余万吨的中水资源,可为约190余万平米的建筑提供集中供暖服务。目前公司正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拟建设区域能源中心,为周边建筑提供集中供热服务,推进区域的节能减排工作。

正是由于邱福祥在节能环保领域的突出工作,他本人被山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推选为副会长,公司也被评为“山东省环保骨干企业”。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邱福祥一直在跟我们谈企业的改革、发展和转型问题,没有任何言辞谈及个人工作的艰辛。采访到尾声,邱福祥依然兴致勃勃地描述济宁中山公用水务未来的发展。他憧憬着公司能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凭借前期在规范管理和技术研发方面的积累,能实现企业发展的跨越。

 


编辑:陈丹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