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智能已发展多年,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智慧城市等领域,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受限于角度、光线等因素,难以达到百分百准确。
在“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E20环境平台两山智联智能规划中心AI解决方案总监战凯介绍了“两山智联®易见——更准更省心的视频看护”解决方案。他指出,两山智联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并优化了产品形态,推动视频智能在环保行业安防等领域的高效落地。
战凯
视频智能在供水领域存在显著升级空间和应用价值
视频智能主要监控解决三方面问题:一是有人存在的场所;二是有设备运行的区域;三是有环境安全因素的场合。即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供水行业的水源地、取水泵站、自来水厂、加压泵站及二供泵房等,兼具人员活动、设备运行及环境风险,符合视频智能的应用条件。
从产品应用角度看,供水行业具备视频智能规模化落地的条件。据住建部统计,全国有50万个小区,二次供水泵房数量超百万,应用场景广泛。
同时,行业存在三类典型场景:一是自来水厂等大型集中式设施,占地广、设备多、人员巡检复杂,安全要求高;二是取水、加压等泵站多分布偏远,管理分散,物理安防薄弱,亟需智能手段实现远程安全监控;三是大量二次供水泵房已部署摄像头,但多数仅实现视频记录,缺乏智能识别能力,资源利用率低。
基于此,尽管视频技术已有普及,但在供水领域仍存在显著的智能化升级空间和应用价值。
安全管理正从传统“人防”向“技防”转变

传统模式依赖人工巡检或人工监视视频的方式,事中响应靠的是人员素质和经验,事后通过人工线下报告进行整改研判。而智能化方案通过算法自动识别风险,实现事前预警;事件发生时,按预案自动推送信息至相关人员,提升处置效率;事后则通过数据研判,分析高频风险点,优化管理策略,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升级。
传统视频管控存在诸多痛点:大屏监控画面数量庞大,仅靠人工监看难以有效发现异常,实际监管效果有限。同时,水厂虽按要求保存30至60天视频数据,却面临历史数据检索困难、信息挖掘不足等问题。误报率虽低至5%仍难以被客户接受;报警仅依赖大屏提示,易被忽视;系统封闭,难以联动。
两山智联®易见在三方面实现突破:一是依托技术升级,将识别准确率提升至接近100%;二是建立分级预警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推送给相关人员,确保响应时效;三是增强系统开放性,支持将视频分析结果对接至各类业务系统,实现深度融合与拓展应用。
两山智联®易见如何提升集团安全管理能力?战凯指出,首先风险感知: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质变;其次处置效率:构建分钟级应急闭环;在管理决策端:用数据驱动安全体系升级。

两山智联®易见提供“四合一”视频智能服务体系:一是在边端部署一体化智能机,高效接入并分析各类视频源;二是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提升识别准确率至接近100%;三是通过客服中心对高风险预警进行人工电话通知,确保及时响应;四是具备开放拓展性,可将分析结果对接至各类业务系统,实现联动处置,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效能。
其中,一体机预置了20项面向安全的标准化算法,覆盖人员、设备、环境及生产场景,单台可接入100路摄像头,同时解析5种算法,具备较强的边缘处理能力。核心突破在于引入多模态视觉大模型,其通过解析图像特征向量实现内容理解,能准确区分如“火烧云”与“火灾”等易误判场景,显著提升识别准确率。相比传统小模型90%-95%的准确率,大模型将识别精度提升至99%以上,是技术升级的关键所在。
两山智联®易见视频智能解决方案四大优势和独特价值
一是高准确率,依托大模型技术将识别精度提升至99%以上,且实现事件可追溯,提供事件前后各15秒的30秒视频片段,完整还原过程,便于精准研判;
二是响应及时,通过现场声光报警、微信小程序、移动端及人工坐席等多渠道,优先通知当事人或责任人,尤其在夜间等管理盲区实现快速干预;
三是开放易用,支持各类摄像头接入,可与巡检、地磅等系统对接,并将视频分析结果输出至智能体等上层应用,实现跨平台融合与业务联动。
第四大优势是“好用”。2.0产品兼容性强,支持符合国标GB28181的各类摄像头(如海康、大华、宇视等)接入,实现即插即用;部署快捷,通常2天内即可完成;性能卓越,单台一体机可并发处理100路视频,每路支持同时运行5个识别算法。
应用案例生动说明了两山智联®易见产品的价值:
如,某垃圾焚烧厂夜间发生活性炭装置过热冒烟,两山智联®️易见运营平台自动识别为一级紧急事件,在人员半休息状态下,立即通过电话通知中控室,实现快速响应与处置,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避免重大损失!
过去一两年,该产品已在近20个项目、十余个集团落地应用,客户从1.0版本平稳升级至2.0大模型版本,识别准确率显著提升,应用效果良好。
两山智联®易见产品商业模式灵活多样,除传统项目模式:一次性产品交付 + 五年全天候服务之外,E20还推出了新的服务模式:SAAS模式,免费提供AI一体机硬件和软件,按年收取服务费。新的服务模式,一是为了降低使用门槛,让更多污水处理厂能够体验AI技术带来的安全升级;二是源于对产品效果的信心,相信大家一旦使用,便能感受到其价值所在。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