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边界不清的城市水环境领域,企业的创新机会在哪儿?

时间:2016-04-11 16:1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艳茹

评论(

在近日由E20环境平台主办的“2016(第十四届)水业战略论坛”上,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提到,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通常有着项目复杂、边界不清、考核困难等特征,在实际操作中应多维度探索创新契机,保证城市水环境项目的高效运行。为此,论坛特别邀请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车伍、深圳铁汉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姜谋余、四川环能德美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晓虹、北京财指南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向东、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的咨询总监李炜进行同台对话,探讨“城市水环境领域的创新机会”。

从左至右:薛涛、车伍、姜谋余、钟晓虹、徐向东、李炜

黑臭水体治理,模糊与复杂两面体

黑臭水体是比较模糊的概念,却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

车伍表示,“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三个自然”(自然下渗、自然积存、自然净化)还是“六字箴言”(渗、滞、蓄、净、用、排),都很明确地主要针对雨水。从国际视角和专业领域来看,就是许多发达国家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和规划未来二、三十年,以举国之力在做的雨洪管理。它直接的目标是:控制暴雨(减少洪涝灾害);控制径流总量和污染物总量;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径流排放,增加地下水的补给,改善生态环境。从更宽泛的角度,就是我们今天海绵城市要全面实现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乃至水文化的综合目标。这就必须通过“3+2的结合”:3-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结合、源头措施与中途和末端措施的结合、地下设施和地面设施的结合。2-多部门的结合和多专业的结合。也就必然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园林景观、道路、水利等多部门、多专业、以及多种规划和设计。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艰巨任务。

“黑臭水体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却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不同区域、不同的发达程度、不同的基础设施条件、不同的流域边界关系和水系的条件等等,在黑臭程度、黑臭的主因、黑臭的治理对策等许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鉴于上述分析,车伍认为,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的关系很难一概而论。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较发达的城市化区域,即当工业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不再构成水系污染或黑臭的主因,或这些污染的权重逐步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和合流制溢流污染将成为城市水系污染和黑臭的主因或主因之一。海绵城市目标之一的“径流污染控制”就必将成为这些城市流域水污染控制重点。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从七十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这个领域,投入巨大的智力和资金,并形成BMP、LID、GI、SUDS、WSUD等现代雨洪管理的创新理念、理论、方法、技术与法规政策等综合性管理体系。

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姜谋余认为,海绵城市、黑臭水体都不是一项工程或者技术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他提到铁汉生态在江西某河道项目中“五合一”的尝试:“这个项目是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加地方产业升级。河全长350公里,我们跟地方的国企合作,5-10年的时间,总投资大概300亿。工程从五个方面来做。首先把它治理成有二类水;然后把它打造成文化之河,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第三把它达成国内产业之河,让它通航,恢复成黄金水道,和南昌市连接成一体;第四把它打造成浪漫之河,将河沿岸的古村落和景点打造文化旅游景点;第五是打造智慧城,互联网+河流,在河流重要的断面和取水口和排污口都要进行监测,用互联网监测的手段维持生态。”

核心可能是水但绝不仅仅是水

徐向东表示从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以及从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实施来看,这两个名词的概念是在不断变化升级中的。他认为海绵城市、黑臭水体固然有水的问题,但想要做好的话,除了水以外,还涉及到道路、园区、建筑小区等等,在实操中需要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因此,徐向东提出,对于海绵城市及黑臭水体,千万不能进行碎片化治理。“纵向来看,我们要把海绵城市从最开始的规划、设计、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做一个整体;横向来看,则不仅仅是污水、建筑小区、园林绿化,还有涉及到传统行业。”

两类企业或获生存空间

李炜认为,海绵城市和黑臭水体有竞合关系,不能完全包容或者归纳。其中,海绵城市就包含设计、施工、制造、金融等多项内容。但归根到底,可以说环保行业重心从以前的单元服务、电源控制扩大到了城市范围,成为了大的整体概念。他表示:“我很赞成徐律师的想法。可以看到,现在有两类企业可能在这个行业里面都会获得它的生存空间。其一是所谓的界面公司或者集成商,因为政府有需求,采购人有的需求,找一家能把所有的问题解决。第二是非常精细的专业化的公司,目标明确,优势明显,在这个大潮当中我想它也能找到生存空间。”

难念的经:雨水、截污、标准、思路,都需慢慢探索

雨水:雨污分流很重要

“很多地方污水处理厂建设得非常完善,一滴污水也不会跑到外面,但河水还是污染,为什么?”姜谋余抛出典型瓶颈,并解释,这是由于城市的面源污染问题没有解决,很多大城市都没有解决雨污分流的问题。“像北京这样的城市,本来雨水就很少,下一场雨,给城市洗了一个澡,但洗澡的泥都跑到管网里面,直接排到水体里了。现在武汉有一家公司,把德国的技术拿过来在国内使用,将城市初期5-10分钟重污染的初雨收集起来,通过调蓄池的技术,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完了再排出去,后期雨水可以直接排,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车伍认同雨污分流的重要性。“根据我们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的检测数据和观测资料(见下图),城市雨水径流和合流制溢流污染已经构成许多城市水体污染甚至黑臭的主因(之一)。很显然,这已经不是仅仅靠提高污水处理标准所能解决的问题!”车伍表示,目前的雨水或合流制溢流污水,COD可达几百上千,提标代价非常大。而二类水质的水体,即使末端做了截污,一场暴雨后就会变成劣五类水质。

图片来源:北京建筑大学雨水团队张伟博士

“如今,我国各地区和城市的发展、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及其管网水平很不一样,对黑臭水体治理的重点和要求也应该区别对待。不仅要还大量的‘历史欠账’,还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争取实现跨越发展。如在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水平较高的城市,黑臭水治理和水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改善,就不能再简单化地依赖处理厂的提标,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厂网一体化改造、污泥的无害化处置等,还必须把雨水径流污染及CSO污染控制置于更重要的地位,就如许多发达国家城市那样,即使早已没有我们今天所说的黑臭,但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今天仍然在不断地进行艰苦的努力,来实现径流污染和CSO污染的高效率控制。”车伍总结。

截污:寻找一劳永逸的技术是妄想症

在治理一线的钟晓虹提到,大多黑臭河道仍然持续不断产生污染,过往快速的经济发展已经在水体里面积攒了很多东西,并且污水还会一直排。同时,钟晓红认为,截污净化应和短期治理相结合,不要对一劳永逸抱有希望,也不应因周期长而实行懒政。“这些年技术推广中,我们看到很多地方政府总企图寻找一劳永逸的技术,这是妄想症。还有的觉得周期长,一直让它臭着,这就是不作为一种典型的懒政。这些方面的认识与判断,与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直接相关。短期治标与长期治本应当相结合,当前短期治标,让老百姓看到效果,长期治本,要把污染源控制住,恢复河流生态。老百姓交了自来水费里面有污水费,应当行动起来。”

标准:应明确概念和边界

“在PPP领域,海绵城市黑臭水体真正要做好,首先是政府这边所有的东西要界定好。”李炜表示:“而现在最重要的是很多东西不清晰,连精准的定义、实施目标也不甚明确。”去年,毕马威代表某城市向几个部委申报某PPP项目,申报成功,政府获得相应的资金,起步80亿,25%都可以返还。这时候,政府界定很清楚。“为什么?PPP肯定涉及到报价问题,如果它界定不清楚,企业报价会很难做。但这个里面需要大量的帮助,比如说技术帮助、PPP咨询机构框架的帮助、律师的帮助等等。限制我们的污水,包括管网,也有生态湿地,包括水、蓄、节、净,这些东西是不是放到海绵城市招商或者PPP合作里面,都需要逐步明确,只有边界明确了,事情才有可能做好。”李炜判断。

思路:要对症下药,以问题为导向

目前,很多发达城市污水处理里已经达到90%,但黑臭水体仍然存在。车伍分析:“发达城市和落后城市,发达流域和落后流域黑臭的形成原因完全不一样。一定要先分析黑臭水体的形成原因,再对症下药。例如北京的十几条黑臭水体,有一些在城乡建设部,有个在城中心,边界不同,治理对象、工程范围、参与方式都是不一样。”

车伍的团队不做企业,对商业也未有深入研究,但其在在海绵城市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国家海南城市指南的主编。车伍将团队成就的基础归结为“以问题为导向”。他解释:“一是有企业的眼光,二是带着问题做,以问题为导向,为市场做出服务。海绵城市既包括流域,又包括市政,又包括传统的管网升级改造、厂网一体化、地块场地公共设施、学校机关等等,今后还要细分,这个就需要我们企业比较早的看到这个领域的发展和需求。”

创新机会:技术及商业模式的定位探讨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公司参与其中,变成另外一个复杂的系统。对话中,薛涛提出:“在这个复杂的、系统化的PPP范畴内,企业应当怎么做?”

徐向东表示,从去年开始,自己的团队做了很多的项目,在此过程中,看到有一些综合性的公司做得非常不错,也有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专业公司也分得了一杯羹:“如果一家公司具有系统集成能力,就可以作为一个系统集成商跟政府对接,把海绵城市的项目总体包下来。此外,雨污分流等实施细节中,也可以加以突破。因为系统集成商确定下来以后,还有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事情要做。大家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就好了。”

车伍提出目前的产业现象:“现在对海绵城市PPP感兴趣的企业特别多,有的企业为了占领市场而仓促进入这个海绵城市领域试探,但有很多人撤回来了。其中有各种原因,比如这个系统太复杂了,比如对地方政府信用或者财政能力信心不足。”

他认为,在该领域中,需要将模式设想清楚再进行实施,包括绩效考核,包括为了30年的回报等。“很多小区是没法按照海绵城市的标准改造的,这样的末端治理就需要做灰色设施,需要做PPP的打包。应通过每个城市系统的边际、流域的关系,项目的特征,通过广泛协商的手段,判断哪些项目适合包装成PPP。”他判断:“海绵城市的核心是低影响开发,而现在行业发展的热点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发达地区。”

编辑:李艳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