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论文>正文

浅谈城市园林建设对城市水资源及水质的影响

论文类型 基础研究 发表日期 2005-05-01
来源 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
作者 包满珠
关键词 城市园林绿地 绿地率 水资源 水质 城市湿地
摘要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调节地下水位、增加空气湿度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对保护城市的自然水体作用巨大,城市湿地公园的设置为进一步保护城市水资源提供了保障。城市植物对城市水体的净化发挥了明显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水资源和水质保护方面的作用,需要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入手,构建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体系,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率,减少硬质铺装,建设节水型的城市园林绿地,提高对雨水的蓄积和利用,加强对城市自然水

包 满 珠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武汉 430070)

  摘 要: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在减少地表径流、保持水土、调节地下水位、增加空气湿度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对保护城市的自然水体作用巨大,城市湿地公园的设置为进一步保护城市水资源提供了保障。城市植物对城市水体的净化发挥了明显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水资源和水质保护方面的作用,需要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入手,构建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体系,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地率,减少硬质铺装,建设节水型的城市园林绿地,提高对雨水的蓄积和利用,加强对城市自然水体的保护,尤其是城市水源的植被及湿地的保护。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地;绿地率,水资源;水质;城市湿地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剧。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城市都是资源依赖型城市,其中以水资源的依赖为主要特征。据联合国估算,到2030 年,地球上将有1/3 以上的人口面临淡水资源危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战略性问题之一。在我国的600 多个城市中,有50%以上的城市是缺水型城市。而水资源则是一个城市生态系统维系的最基本条件。
  水资源的缺乏,不但会影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而且会严重影响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曾经繁华一时的大都市最后走向衰落直至废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水资源的匮乏。
  城市的建设改变了地球表面的本来面目。原来的生态系统彻底打破。就水分平衡而言,一方面大气降水不能得到有效的保留,绝大多数水都随着地表径流而遗失,轻则造成水土流失,重则造成其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大量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造成了大量的水污染,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污水造成城市的水质型缺水。
  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形势,如何有效的解决城市水的资源型和质量型短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可以说,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应该有许多途径,可以通过社会意识形态来解决人们的观念,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建设或保护措施涵养水源,做到开源节流。在所有的这些因素当中,城市园林建设可以说是一项在建设中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1城市园林绿地对城市水资源和水质的贡献

1.1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有效的保护水资源
  众所周知,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使降水渗入地面,形成大气、植物、土壤连同体,水分的下渗,使水分缓慢释放,对城市地下水位地调节和补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市其它地段由于硬质铺装,使降水全部变成径流排入下水管道而流失。从这种意义上讲,城市园林绿地可以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大家知道,城市下垫面的特点就是铺装面积大,道路、建筑等硬质铺装占去城市用地的大多数面积。为此,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园林绿地的面积比例就成为缓解城市水资源矛盾的主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绿地率不足30%,这意味着降水有70%被白白浪费了,只有30%的降水有可能下渗,而且根据具体建设的情况不同这个比例又在发生变化。如果园林建设中注重铺装材料的渗水性,降水利用就会高一些,反之便会明显降低。
1.2城市园林绿地对保护城市水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园林绿地对水质的保护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
1.2.1经过园林绿地的下渗进入地下,在下渗过程中,水质得到净化,园林绿地起到了过滤水质的作用。
1.2.2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水质的作用。城市及其周边的许多河流、湖泊一旦纳入城市园林绿地的范畴,便会实施有效的保护,使人为的对水质的污染得到有效的制止。反之,城市的河流、湖泊会遭受侵占、污染等各种各样的厄运。
1.2.3城市湿地公园对城市的水质净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提出的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对城市水源的净化和保护发挥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
1.3城市园林绿地在保护城市自然水体、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建设可以有效地保护城市的自然山体和水域。而自然山体水域的保护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最近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为城市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城市园林绿地对城市水分的消耗

2.1植物对水分的消耗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干旱地区的水分蒸腾
  植物在调节空气湿度和地下水位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用水量。这在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不会造成明显的问题,而在北方地区可能会形成一定的问题。因为植物的蒸腾作用在北方少水地区相对而言构成的影响要大一些,大量的蒸腾会进一步构成地下水下降的局面。如果城市植物总量较多,形成强对流天气,这些蒸腾的水分会以降水形式返回地面,但如果植物总量较少,这些水分返回地面的比例将会下降。
2.2不适当的种植方式造成城市水资源的浪费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而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不适当种植造成了水资源的较大消耗。如大面积的需水量大的草坪的建设就造成了水资源的较大消耗和浪费,而适合当地的耐旱性较强的草种得不到很好的应用。此外,引种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进行重点保护,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有,在有限的园林绿地内,硬化铺装比例过大影响了降水的回归,增加了城市水资源的流失。
2.3不适当的建设方式和灌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目前,在我国园林建设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水资源保护的做法,如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建设大面积的水体,造成比较大的蒸发,而地下水位相对较低使得水面的维持成为较大的问题。
  在目前的园林灌溉中有一些做法对水资源的节约不利。有的采取漫灌式,消耗水量较大,有的虽然采取了喷灌等相对比较节水的方式,但节水的空间仍旧较大。
2.4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园林事业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应该说,大范围内的水资源短缺对园林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尤其是地下水位的下降对园林绿地的水体的建设和维护都带来了新的问题。而水资源的短缺造成的园林事业发展受到限制的结果是水循环的有机秩序被打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尽管园林绿地对城市水资源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但因为园林绿地面积的有限,使得其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而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做法,使得城市园林绿地对水资源的调节显得更加有限。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问题,需要从更大的范围和尺度上去考虑问题。只有将大的生态环境建设搞好了,才能使园林绿地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发挥得更好。

3城市园林建设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良性发展

3.1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城市园林绿地体系
  合理的绿地系统对城市水资源的调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就显得特别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如果要真正做到科学化,需要将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作为一个先导性规划。而绿地系统的构建应该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水域,准确把握城市地上和地下水的脉络,使城市水资源连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即使有局部的水资源失衡,也可以通过大范围的调节来得到缓冲。
3.2科学使用土地,确保城市用地中的绿地率
  城市各种用地类型中要确保园林绿地的用地比例。只有保证有足够的园林绿地,才能较为有效地利用天然降水,维持城市地下水的平衡。因此,我们必须对绿地率指标给予充分的重视,严格区分绿地率和覆盖率,使城市园林绿地真正在量上有所提高。
3.3建设节水型园林
  园林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地域性特点,建设适合当地环境的园林。在目前水资源普遍短缺的情势下,应该大力提倡建设节水型园林。
  真正建设节水型园林,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特别的注意:
  园林植物种类的选择:在保证园林建设特色风貌体现及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材料,在北方地区尤其应该注意选择抗旱性强的物种,在南方水资源相对较丰富的地区,同样应该注意不要建成用水量太大的园林类型。在物种选择时要特别注意草坪物种的选择,因为城市园林绿地耗水量最大的就是草坪,选择抗旱性强的草种可以大大节约水资源。
  改变城市园林中的灌溉方式: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措施可以有效节约城市水资源。在必要时可以在建设时考虑对强灌溉系统进行认真全面的设计,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建设园林绿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对天然降水的利用: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启动雨水、洪水收集利用工程,该工程的实施对园林建设提出了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的新要求。而且在园林绿地的建设过程当中,也要时时处处体现园林绿地对水资源平衡的贡献,尽量减少硬质铺装,即使铺装,也应该采用透水性材料。
3.4与其它措施相结合,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水资源调节及水质保护方面的作用
  加强保护,确保城市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加强城市自然水体保护和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同时提高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提高城市中水的利用率,限量开采地下水,真正做到开源节流。
  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积极推进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城市的湿地进行有效的利用,在客观上可以起到保护城市自然水体的作用,而且对自然生态环境可以做到破坏最小。
  在城市建设中,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大生态的平衡。城市建设者的脑海中应时时刻刻有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做到建设本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小破坏,使城市建设生态化,城市设施对环境更加友好。

参考文献

尹 萍. 吴国元. 谈21世纪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科学 2000

祝 捷. 曾维华. 杨志峰 城市水资源社会再生能力评价——以黄河流域主要城市为例 环境保护 2003 10

北京市水利局中德合作雨洪利用项目办公室 优化城市水资源配置 建设小区雨水利用系统 北京水利 2003

王 华 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王智阳. 王玉珏. 城市绿化与节水问题研究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王 霞. 孙仕军. 于威. 关于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的思考 中国园林 2004

论文搜索

发表时间

月热点论文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paper@h2o-china.com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