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欧盟国家水资源管理经验常德启示录

时间:2008-07-30 17:19

来源:国家商务部网站

作者:通讯员 刘波 周苗

评论(

“如果不注重水资源保护,地球上得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们的眼泪。”这是世界水源现状对人们的严重警告。自2006年3月欧盟亚洲环境支持常德项目启动以来,中欧专家以常德城区穿紫河流域治理为蓝本,对亚洲城市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讨,湖南省和常德市的官员和专家也多次赴德国和荷兰学习和考察了欧盟国家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先进经验和工程技术措施,从中获得了十分重要的启示,对当前开展的“两型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启示一:打破属地界限,建立完备的流域管理法律体系和流域管理机构势在必行。

欧盟专家学者从常德市、湖南省水资源管理现状看到,各地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没有整个流域管理的法律体系和机构,往往是你地不顾我地,上游不顾下游,水资源不能得到整体保护。

欧盟国家从2000年12月开始,就正式启动了欧盟水框架指令(WFD),这标志着欧盟各国从此有了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文件。该指令为改善欧州水源状况制定了非常详尽的时间表,其目标为:启动9年后,所有河流改善计划都要得到实施,并在启动13年后实施完毕。水框架指令的核心要点有:河流从源头到入海口是一个整体流域系统,局部河段与整个流域是紧密相关的;所有河流改善计划的细节都要公布,让民众发表各自的看法;所有国家都要定期向欧盟报告工作进展;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惩罚条例,对无法完成指令的国家进行处罚。欧盟水框架指令启动以来,尽管欧盟各国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各国的进展不一,但由于有详尽的时间表和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加上有严格的监督措施,欧盟各国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领域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启示二:城市小区建设和开发中的水土保持不可忽视。

在近几年出现的大建设、大开发热潮中,人们很难把目光放在水土保持上,破坏植被、打乱水系、搞坏生态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欧盟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小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并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规定小区开发前后的雨水渗透率要基本保持一致。德国汉诺威市康斯伯格小区在开发时,利用人工森林涵养水源,在每一幢房屋屋顶都设计有雨水收集系统,通过导排将雨水引入小区内的梯级蓄水池,这些蓄水池在雨季可储存雨水或延缓雨水的流速,平时则成为绿地景观;除机动车道外,小区内其它路面一般采用通透性好的土层和砖石路面,以保持对雨水的渗透能力。通过这些方法,汉诺威的城市建设和小区开发并没有对城市的储水能力和防洪能力产生负面的影响。2005年,埃姆舍河流域15个城市的市长联合签署协议,确定在2015年前将城市水泥路面面积减少30%,以提高流域城市的雨水渗透率,增强流域的防洪能力。对于这一点,作为“水乡泽国”的湖南、常德可以借鉴。

启示三:按就地处理的原则收集和处理雨水和污水是确保资源节约的重要手段之一。

“雨水遍地流,污水随意走。”这是欧盟专家学者在考察时最看不顺眼的。这也正是国人在水资源管理领域中最缺乏的资源、环保理念。而欧盟国家把雨水和污水(以及垃圾)严格按就地处理的原则进行收集处理,不允许随意向外地排放。按照德国的法律,每一个小区都要为产生的废水负责。

根据欧盟和当地法律,明确了企业排放污水的各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指标;企业根据这些排放指标自行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处理厂不再对企业的污水进行特定的处理;污水处理厂要对各企业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于故意超标排污的,当事人将面临刑事诉讼,其本人及企业的社会形象将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防止居民生活垃圾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全德国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除可回收利用外,垃圾处理主要采取焚烧和生物处理两种方法。所有的垃圾堆放站都必须敷设防渗层。

启示四:把重视河流的生态保护和实施亲水型的防洪策略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融合在一起。

欧盟专家学者对常德将防洪大堤建成诗墙,将柳叶湖长堤建成亲水游道,给予了高度评价。但对如何搞好生态保护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和经验。

在防洪方面,欧盟国家也经历了从被动型(防御型)防洪到主动型(亲水型)防洪观念的转变。近十多年来,德国采取了许多工程措施例如延长河道、延缓水流、扩大蓄水区面积、采用生态堤岸等,增强了城市的雨水渗透率,减少洪水灾害,成功降低了堤坝高度,同时 恢复河流原有生态,建立鱼类洄游通道,充分利用和开发河流及城市小区蓄水区的景观价值,使之发挥娱乐功能,使水成为居民的朋友。

欧盟常德项目中方项目组组长湖南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杨朝晖教授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是两型社会的标志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借鉴欧盟国家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过程中做好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和利用这篇大文章,让生命之水长流,无疑将对我省两型社会建设大有裨益。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