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宁夏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以空气质量达标为核心 攻坚移动源、扬尘等污染治理

时间:2025-07-07 11:24

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评论(

(二)大力推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及相关标准,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和评估。加强城市蓝绿空间及生态廊道建设。加强动植物园、城市公园等迁地与就地保护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对重要物种和特殊生境实施精细化保护管理,打造一批生物多样性开放地、体验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林草局)

(三)持续强化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统筹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提质升级扩面,合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十大工程”,银川市、石嘴山市建成“无废城市”,其他地级市及宁东基地积极建设“无废城市”。以一次性塑料制品为重点,强化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置全链条治理。(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

(四)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实施沙坡头南岸康养度假中心、银川环阅海生态文旅融合、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廊道建设等重大项目,举办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星空旅游大会等系列活动,以黄河、星空为主题,全方位展示宁夏特色优质生态资源。各地依托城市文化底蕴,研发推广生态环境文化产品,打造城市生态文化品牌。(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生态环境厅、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园区管委会)

四、提升城市环境健康安全保障能力

(一)筑牢饮用水安全屏障。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专项调查和水源环境状况评估监测,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推动新增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优化城市备用水源地布局。(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卫生健康委)

(二)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严控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加强危险废物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和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扎实推进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推动减少新污染物排放。建立完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体系,强化电磁辐射污染防治。健全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加强动植物疫情疫病信息搜集和评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卫生健康委、林草局、银川海关)

(三)夯实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升城市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增强城市基础设施气候韧性,推动银川市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科学推进城市建设和更新改造,提升城市雨水滞蓄能力,建立防涝应对联动机制,到2027年,地级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气象局、银川市人民政府)

五、提升城市数智治理效能

(一)强化数字化治理水平。探索人工智能在政务服务、环境监测、污染溯源、生态评估等领域应用,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数据平台与城市智能中枢共性支撑。加强跨部门生态环境治理业务集成、数据联动和共享使用,提升数据分析应用和服务决策水平。强化用能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城市国土空间监测,支撑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加强实景三维数据建设,为城市建设治理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支撑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数据局>、自然资源厅、林草局)

(二)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强化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星地协同走航、地理信息测绘等技术的融合运用,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率先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城市。加快补齐新污染物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生态质量监测、辐射环境监测等领域短板。(自治区生态环境厅)

(三)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分类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完成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地下管线更新改造3000公里。实施智慧城市建设行动,完善充电设施、移动通信、物联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老旧电梯更新更换。(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厅、通信管理局)

(四)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加强居民生态环境健康素养提升宣传教育,倡导绿色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积极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培育志愿服务队伍、打造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六五环境日、全国生态日等重大活动,持续推动环保设施开放。积极引导各类园区、厂矿企业、学校、街道、庭院等建设各类美丽细胞,探索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城市、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推动建设低碳、宜居、清洁、宁静、和谐的生态社区建设。做好美丽城市建设进展成效、经验做法、典型案例宣传报道。(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教育厅)

美丽城市建设原则上以地级城市为主体自主自愿开展,各城市对美丽城市建设负总责,要参照生态环境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的《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和本方案有关部署,建立完善责任体系和任务推进机制,编制实施方案、规划或行动计划,并以国家美丽城市建设参考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本地特征细化、优化美丽城市建设指标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改革举措、工程项目和时限要求,定期开展评估。自治区党委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对美丽城市建设成效进行综合评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积极推动城市体检,加强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美丽城市建设协调衔接。发展改革部门在有关政策制定和工作推进中积极支持美丽城市建设。财政、金融部门强化美丽城市建设财政、金融支持,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探索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模式,鼓励引导银行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银企对接,提供有力信贷支持美丽城市建设。


12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