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三达膜(68810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西安市雁塔区法院一审判决书,要求其向蓝晓科技(300487.SZ)支付人民币 48,286,889.21 元及逾期付款的违约金。同时驳回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反诉请求。
这场围绕1.14亿元电池级碳酸锂设备合同的纠纷,因双方对履约责任认定存在严重分歧、互指违约陷入僵局,引发市场对产业链上下游合同纠纷的热议......
5月9日,三达膜(688101.SH)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西安市雁塔区法院一审判决书,要求其向蓝晓科技(300487.SZ)支付人民币 48,286,889.21 元及逾期付款的违约金。同时驳回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三达膜”)的反诉请求。
虽然反诉请求被驳回,但三达膜在公告中明确表示将提起上诉,预示着这场“诉讼战”或将进入二审阶段。
这场围绕1.14亿元电池级碳酸锂设备合同的纠纷,因双方对履约责任认定存在严重分歧、互指违约陷入僵局,引发市场对产业链上下游合同纠纷的热议......
双方签订1.14亿元合同,因是否达成支付条件产生分歧
2022年3月,三达膜与蓝晓科技签署《5000吨电池级碳酸锂吸附设备供货及安装施工合同》,合同金额1.14亿元。
根据约定,蓝晓科技需提供设备并完成安装,三达膜则按节点支付款项。然而,双方在部分款项支付条件是否达成上产生分歧。蓝晓科技认为三达膜未按约付款,于2025年2月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三达膜5861.15万元资产,导致后者两个募集资金账户被冻结。
随后,蓝晓科技正式提起诉讼,要求三达膜支付4744万元合同款及违约金。
面对指控,三达膜于2025年3月发起反诉,称蓝晓科技存在违约行为。
三达膜公告称,蓝晓科技在实际履约过程中未能按上述合同及计划确定的期限完成吸附剂的安装,吸附剂实际安装进度严重逾期。因蓝晓科技未按时完成吸附剂的安装工作,严重影响了公司总包工程的进度,给公司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根据蓝晓科技在该案一审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蓝晓科技所供货商品存在与案涉合同不一致的情形。因此,三达膜主张有权要求蓝晓科技按照合同更换,退还多收的价款,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一审判决:部分支持蓝晓科技诉求,三达膜反诉被驳
2025年5月8日,法院一审判决显示,三达膜需向蓝晓科技(300487.SZ)支付人民币 48,286,889.21 元及逾期付款的违约金。
三达膜的反诉请求及蓝晓科技其他诉讼主张均被驳回。
对于这一结果,三达膜在公告中强调判决尚未生效,计划在15日内提起上诉,并表示诉讼暂不影响日常经营,但“对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这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同履约争议仍将持续。三达膜公告称,将持续关注本次事项的后续进展情况,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中国水网也将持续关注报道本次事项的后续进展情况......
中国水网从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了解到,三达膜是国内领先的以膜技术应用为核心的工业分离纯化和膜法水处理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水务投资运营商。三达膜在水务投资运营领域,通过BOT和TOT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地区已投资和运营了24座市政污水处理厂,在建5座市政污水处理厂。把三达膜告上法庭的蓝晓科技在不久前作为陕西唯一受邀企业参加了在京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据中国水网从蓝晓科技官网了解到,蓝晓科技专业从事吸附分离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以特种吸附分离材料为核心的配套系统装置和整体解决方案。蓝晓科技年产吸附分离材料5万方,提供系统装置100余套。公司承建陕西省功能高分子吸附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