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西海岸新区风河湿地公园工程
推荐单位: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工程总包
项目所在地:山东省青岛市海洋高新区
项目概况
风河湿地公园工程于青岛西海岸新区,风河以北、滨海大道以西、春熙路以南,占地面积19.5公顷。新建水厂为全地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 污水处理规模分为近远期,设备采购及安装按处理规模20万m³/d实施,土建按照远期处理规模30万m³/d一次性建成。
项目建设内容为综合楼、臭氧制备间、变配电室、臭氧催化氧化接触池、地下污水处理区,购置安装相关工艺设备,配套建设厂区内管线、地上公园景观及其他附属设施。
示范意义
项目位置的特殊性,兼顾区域发展,实现生产、生态空间共融,科学布局,论证采用全地下式布置形式,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影响,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即满足了区域发展的市政配套需求,又提升了环境品质。湿地公园以“绿愈水漾,悦动生活”为设计理念,以“回归‘芯’活力,城市‘森’呼吸”为设计目标,通过场地景观营造,打造青岛首座以“运动+中水科普教育”为主题的可持续生态湿地公园,将生态湿地、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综合纳入公园内,成功治愈地块,让水溶入生活,为居民提供一处悦动、乐活的生活之所,对生态环境具有正效应。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该工程将环境治理与城市公园建设融于一体,在解决周边污水量爆发性增长问题的同时,打造多元、亲民、生态的综合公园,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本次景观方案以“绿愈水漾,悦动生活”为设计理念,以“回归‘芯’活力,城市‘森’呼吸”为设计目标,形成 “一轴、三区、多节点”的景观结构,打造环形跑步道,布局多处体育运动场地,结合地下污水处理厂概念打造环保科普园,融入多处景观节点,将生态湿地、运动休闲、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综合纳入公园内,成功治愈地块,让水溶入生活,打造一座功能多元、景观多样的综合性公园,为居民提供一处悦动、乐活的生活之所。
(2)社会效益
地下新建污水处理规模土建30万吨/日、设备2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及污水处理厂红线范围内的地上公园,结合芦苇湿地现状,本着湿地保护与利用、科普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原则,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场地景观营造,打造以“生态+运动+再生水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湿地公园。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临海高透水地层扩孔锚索施工关键技术。
(2)工艺/装备原理
通过短管跟进对土体进行有效支撑,解决了高透水地层出现孔壁坍塌与孔口流砂;锚索设置膨胀注浆止逆塞能够有效封堵浆液的流动路径、保证锚固段注浆压力,减少孔内水泥浆外溢,有效降低了跑浆的可能性,确保土体与锚索之间的锚固质量,优化了应力传递路径。
通过材料的优化配比试验,对材料含量百分比、水流速度、环境温度三个因素展开正交试验,明确水凝胶与吸水树脂在高水位和复杂渗流条件下最优密封性能的配比。水凝胶与吸水树脂材料的组合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的封堵层,增加锚孔周围土体的整体稳定性,确保施工质量。
(3)工艺/装备特点
提出了一种“短管跟进+止逆塞封堵注浆”的扩孔锚索施工方法,有效避免塌孔、缩孔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孔壁的稳定性。
锚索自由段与锚固段分界处及孔口位置设置两道膨胀注浆止逆塞,保障了注浆压力,使锚孔内注浆更饱满,提升注浆质量。
采用“水凝胶+吸水树脂”新型快速复配堵漏材料,在钻进过程中、注浆完成后、锚索张拉时对渗漏位置及时注浆封堵,防止涌水涌砂。
(4)应用工业领域
适用于各类临海、临湖等高水位和高透水饱和砂土地层中的锚索施工。
(5)工艺/装备流程图
临海高透水地层扩孔锚索施工工法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