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6.9.天津滨海新区环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北塘再生水厂项目

时间:2024-04-16 17:01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天津滨海新区环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北塘再生水厂项目

推荐单位:天津滨海新区环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天津市滨海新区

   

项目概况

北塘再生水厂项目隶属于天津滨海新区环塘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该项目于2012年4月正式建成投产,投资1.4亿元,占地约1.2万平方米,采用“浸没式超滤(UF-S)和反渗透(RO)”双膜工艺,最大产水规模为4.5万立方米/日,设计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20)要求,为目前滨海新区最大的市政污水再生回用项目之一,项目服务范围包括:天津北塘热电厂、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及黄港生态休闲区。


示范意义

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项目。北塘再生水厂为滨海新区开发建设十大战役配套项目。2023年,该项目被选为全国首批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重要支撑项目,在规划、配置、利用、产输等方面表现突出,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助力天津市滨海新区入选了全国再生水利用配置优秀试点城市名单,为国内同类地区再生水利用推广提供了可操作实际案例。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北塘再生水厂取水源为上游北塘污水处理厂出水,通过“双膜”法工艺深度过滤、脱盐、回用于周边北塘热电厂、滨海森林公园等景观绿化以及周边居民生活杂用水,实现了污水的再生循环利用,同时极大改善了周边水环境,对保护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助力渤海碧海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滨海新区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社会效益

在当今社会水资源稀缺性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北塘再生水厂通过先进的“双膜”法水处理技术,将污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再生水资源,减轻了企业、居民对自来水的需求量,实现了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生态效益

北塘再生水厂,作为一项重要的生态环保工程,其生态效益不可忽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将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达到可再次使用的标准,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这种循环利用不仅减少了新鲜水源的开发压力,也降低了污水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再生水厂帮助城市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资源,这对于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1、浸没式超滤(UF-S)

2、反渗透(RO)膜

(2)工艺/装备原理

1、浸没式超滤(UF-S):是将超滤膜直接浸没在水池中,直接与水混合接触,通过抽吸水泵作用,产水侧抽成负压而形成的跨膜压差使水透过中空纤维膜,实现水的净化过程。

2、反渗透(RO)膜:反渗透RO膜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渗透现象的物理过程。当将含有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放置在半透膜两侧时,水分子会从含盐量较低的一侧渗透到含盐量较高的一侧,这种现象称为自然渗透。反渗透技术则是通过施加高于溶液渗透压的压力,使得溶剂分子从溶液中逆向渗透到半透膜的低压侧,从而实现溶液和溶剂的分离。反渗透膜的孔径非常小,通常只有水分子和某些小分子能够通过,而大分子溶质、细菌、病毒等则被截留在膜的低压侧,从而得到净化水。

(3)工艺/装备特点

1、浸没式超滤(UF-S):具有占地面积小、原水水质适应性强、产水浊度低、节能等优点,并且适用于较大规模再生水厂。该系统能去除水中大于0.03微米的颗粒,产水浊度小于0.2NTU。

2、反渗透(RO)膜:该系统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投资适中、成本较低等优点,尤其在除盐的同时还能够高效的去除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质,分子量大于200的有机物可全部去除,产水电导率小于200μm/cm。

(4)工艺/装备流程图

 截屏2024-04-16 17.02.33.png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截屏2024-04-16 17.02.15.png

编辑:王秀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