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A方阵巨人的转型观察:增量方向如何布局?轻重配比如何权衡?

时间:2024-03-26 10:4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王馨

评论(

新增市场日益减少、平台公司大规模崛起、资本不断收紧,在连续数年的收紧趋势下,环境产业共同感受到一些困境。对于规模型企业而言,如何依靠自身优势,选择有效的实现路径,考验各家企业的智慧。

基于自身体量和传统优势,光大水务一直在积极调整,谋划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突破。2023年,光大水务转型成效呈现几个特点,如注重自身核心业务的持续发展、“轻”与“重”转化明显,以及提升方向不断在向资源化、新能源靠近,打造了高质量环境项目、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型产品等,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新增市场日益减少、平台公司大规模崛起、资本不断收紧,在连续数年的收紧趋势下,环境产业共同感受到一些困境。面对市场、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不少环境企业积极行动,做出了相应对策。

从各家领跑企业的努力方向看,由重转轻、提质增效、科技引领始终是企业的转型重点。如2023年创业环保成立技术公司,向专业化运营方向发展,2024年北控水务成立两家科技平台公司,进一步转向创新平台方向,很多规模型企业也在做类似的调整。如何依靠自身优势,选择有效的实现路径,考验各家企业的智慧。

基于自身体量和传统优势,光大水务一直在积极调整,谋划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光大水务公布的2023年业绩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止,2023年纯利11.87亿元港币,升17.5%,实现了良好发展。

可以看到光大水务2023年转型成效呈现几个特点,如注重自身核心业务的持续发展、“轻”与“重”转化明显,以及提升方向不断在向资源化、新能源靠近,打造了高质量环境项目、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服务型产品等,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01泛水新增价值点,新赛道紧随国家新兴产业

梳理光大水务近些年的项目获取思路,可以看到他特别善于在传统产业链上形成新的能力优势,即从水走向“泛水”,利用多个路径实现高质量转型。

以工业水市场的拓展为例。2023年光大水务在工业水领域收获丰厚。在山东中标山东聊城莘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在江苏则连中三标,相继中标江苏淮安涟水县空港产业园工业废水项目;江苏江阴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江苏淮安涟水县空港产业园工业废水处理厂二期项目。

在宏观政策推动下,我国工业领域呈现出的新发展格局,带来全新工业水处理细分机会。可以看到大量的A方阵巨头企业投身研究工业,也有少数几家企业在工业领域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光大水务一直视工业领域为增长方向。2016年,光大水务中标以工业园区为服务对象的项目--南京浦口区工业污水处理项目一期,向市场传递了公司发力工业水处理业务的信号。不完全统计,在工业水领域光大水务已经揽获二十余个项目,服务行业包含综合废水、化工园区废水等多个行业,展现了较强的市场能力。

2023年,光大水务在水处理领域新增的项目中就有5个是工业水项目。山东、江苏二省成为光大水务工业水落子最多、体量最大的重要战略区域。

根据《工业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2023》显示,近年来工业废水处理设施投资具有强烈的区域不平衡的特点,主要投资集中在山东、江苏等经济水平高的沿海城市,市场增量明显。

以2021年为例,山东省完成工业废水治理投资77620万元,远超第二占据首位,投资占比超过20%;江苏也位列前五,完成投资额24098万元,由于制造业的集中和产业的不断升级,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在持续释放。

而山东、江苏市场也光大水务传统的优势市场。光大水务2005年进入山东市场,是最早一批进入到山东省的环保企业之一,同时在江苏,曾助力镇江跻身首批海绵城市建设优秀试点城市,在两地主动承接管网建设维护、居民端供水、水环境综合治理、中水回用等多个领域,实现全产业链的布局。多年的项目积累和稳定运营,在两区域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和资源协同,以此为支撑,实现了工业水的二次增长空间。

实际上,不仅在工业领域,2022年,光大水务以辽宁鞍山市政污泥处置项目进军污泥领域,2023年在国家推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明显趋势下,以广东南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向资源化领域实现首次拓展。

正如时任光大水务董事长的胡延国在2023水业战略论坛上表示,下一步的可能方向,是以第一增长曲线之下的大量资产作为支撑,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核心资源,这也是光大水务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的底气。

光大水务在自身优势第一增长曲线中寻找机遇,增加了一个又一个增长点,用“泛水”策略实现了水环境、水环保、水资源的统一,支撑企业未来的韧性发展。

02挖掘市场潜力,由重转轻明显

2018年以来经济环境的变化,让企业看到了一些产业的“天花板”,不少规模型企业将轻资产作为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从市场上中标项目也可以看出,EPC模式以及EOD模式,由EPC模式演化而来的EPCO模式(设计-采购-施工-运营)是企业普遍竞争的方向。

近两年,光大水务轻资产业务的拓展力度在明显加大,光大水务也在持续推动轻重资产业务平衡发展,从业务模式、业务领域、业务协同等角度切入,加大轻资产业务的拓展力度,成效逐步显现。

在业务模式上,光大水务以水处理领域的优势和经验为切入点,在泛水产业链,以委托运营、技术服务、工艺包等模式进行拓展。如2023年,光大水务参与的5个工业水项目中,有3个采用EPCO模式合作。同年,光大水务签约坦桑尼亚油田废水、阿联酋阿布扎比等地工业水处理技术产品的输出,在海外市场实现轻资产的业务突破。

仅 2023 年上半年,光大水务落实的轻资产业务涉及合同金额是 2022 年全年轻资产业务合同总额的3 倍。业绩也体现了轻重资产配比的优化,光大水务2023年报显示,公司2023年的运营部分的毛利率从2022年的45%提高到了54%,提高的幅度比例很大。整体毛利率较2022财政年度的38%上升了4个百分点,达到了42%,实现了很好的盈利水平。

在业务领域上体现企业内部能力的打造,如工业水领域本身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每个行业的规则都不一样。需要企业对于宏观政策、行业周期、竞争格局等外部环境变化进行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同时更考验企业技术实力、业绩积累。

2022年以来,光大水务主动打破部门、团队边界,先后成立20多个产业研究柔性团队,跨越传统水务,进一步涉及纺织印染、电镀、化学制药、污泥资源化处置等热门领域,同时结合长江大保护、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将自身业务与国家发展方向结合,为公司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

在集团披露的2023年年报中,透露了公司对于“工业+泛水”、 “低碳发展+新农村” 等议题的深入研究,而2023年的项目获取,很好的印证了研究团队的成效,充分挖掘了市场潜力,实现业绩进展。

03注重内部提升,持续向科技型企业转化

在轻资产发展的模式下,技术驱动、内在驱动是对环境企业的必然要求,环境企业技术研发力度和投入力度在持续加大。

光大水务一方面注重对外自身核心业务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对内现有项目的价值挖掘。2021年开始,光大水务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引进,大力进行“厂内光伏”试点推进节能降耗。如首个光伏试点淄博水质净化一分厂迁建项目,利用生化池池顶,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实现发电自发自用,节能减碳效果明显。

目前,集团已经有5套“厂内光伏”设施投入运行,大大减低了厂区的电耗,同时逐步引入水源空调系统等技术,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提升项目的整体节能减碳水平,缩减了项目运营费用成本。同时光大水务在项目中同步推广污水热能提取、中水直供社区、污泥资源化利用等措施,提高对水资源及其副产品的再生利用水平,提升方向不断在向资源化、新能源靠近,在行业打造了多个低碳循环的示范样板项目。

数字化建设也是光大水务注重的转型方向。2023年,公司新制定并实施了《光大水务智慧污水处理厂标准》,对智慧污水处理厂的自动控制、运营管理等系统进行更加清晰、详细的规定和说明,通过技术、管理的革新,进一步降低处置成本。

同年,光大水务与智慧水务企业华信数据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华信数据重点发展智慧水厂和智慧运营两大业务线,为多家水务领跑企业和上百家村镇污水处理企业提供高效的智慧运营服务,具有丰富的技术和业绩积累。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在环保工作的智能运营及数据化领域开展紧密合作和项目实施。

在技术工艺的创新方面,2023年,光大水务围绕智慧概念水厂、虹膜阀和文丘里阀、污泥超高压压滤试验系统等领域形成多项研发成果,新增授权专利28项(含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1项),实现向内外部客户提供各类自主创新技术工艺包,涉及合同总额约1.92亿元,正在以服务型产品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持续探索。

从企业的长久发展来看,市场上升阶段充分做大业绩,市场下行低迷阶段则厉兵秣马,以待时机。目前,光大水务已经有170多个高品质环保项目,作为国内水处理领域的头部企业,光大水务的提升方向不断在思考顶端提供相关服务,从底端环保服务朝着上游走,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价值,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二次增长。

2023年,光大水务取得“新加坡企业可持续发展大奖”、“杰出上市公司大奖”、“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多个荣誉。2023年度水业企业评选正在进行中,评选结果将于3月28日-29日举办的“2024(第二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上揭晓。光大水务作为水务领跑企业,未来道路的探索有哪些新的方向和思考?欢迎持续关注E20水网固废网公众号了解论坛最新消息。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