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三会合一”共商盛事 迎流域低碳绿色未来

时间:2023-05-22 10:27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5月20日,我国水环境科技领域的一场“盛事”在湖北武汉开启序幕——2023(第五届)中国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发展大会、水能耦合前沿环境科技战略国际高端论坛暨三峡环境科技大会“三会合一”,如期举行。本届大会聚焦“低碳绿色流域构建”这一主题,首次大规模集聚国内外政产学研精英,系统探索科技创新、政策完善、管理优化,为国家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副省长邵新宇,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鸣山,中国工程院一局副局长唐海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会长曲久辉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夏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学术所长刘文清,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Glen Daigger,长江生态环保集团董事长、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殿常为大会做主旨报告。

(大会盛况)

本届大会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三峡集团长江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承办,国际水协会、北美华人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学会给予支持。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水环境水生态分会秘书长、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所长谢琤琤主持。

邵新宇院士首先为大会致辞,他表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十四五”期间,湖北省将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新时代“四化”同步发展,科学划定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单元”,建立安全管控负面清单,因地制宜确立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坚决守住水资源、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底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与长江三峡集团共同举办本次大会,充分体现学界与业界的高度联动、深度融合,必将有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水生态保护领域的转化应用,助推湖北构建低碳绿色流域,促进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

雷鸣山董事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三峡集团成立三十周年,党的二十大做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三峡集团和生态环保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开辟了新空间,赋予了新使命。愿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与相关各方加强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基础保障”和“骨干主力”作用,努力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推动者、建设者、贡献者。我们将进一步统筹防洪、发电、航运、抗旱、补水、生态调度等工作,不断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全面推广城市智慧水管家,坚决打赢管网攻坚战,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创新应用生态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推动水环境治理提质增效;加强长江珍稀鱼类和珍稀植物研究保护,积极有序开展生态调度和增殖放流活动,促进长江生态多样性保护,确保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河画卷。

唐海英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大会强强联合,盛况空前。国际工程科技战略发展高端论坛是中国工程院自2011年创办的品牌学术活动,迄今为止已经十年有余。论坛宗旨是为了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的智慧,共同探讨工程科技发展领域的重点和战略问题。在各方支持、广大院士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得益于与类似中国城市水环境水生态发展大会这样在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会议合办,高端论坛已经成为探讨工程科技创新、交流研究前沿、培养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相信这次论坛在多方面耦合作用下,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图片6.png

曲久辉院士在致辞中,首先用“因水而优、因水而忧、优先水发展”,简明生动回顾了武汉在水环境水生态领域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相信在湖北省人民政府及全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持续深入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能够打造更加美好、带来更多幸福体验的水环境。他同时对三峡集团近年来作为大保护主力军的勇于承担、积极实践和成果表示敬佩,其创造的水管家综合治理模式,“两翼齐飞”绿色布局,使三峡集团在长江大保护中发挥了应有作用,工作取得实效。

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城市水环境水生态大会已经成为行业的重要品牌,其根源和动力是大家的共同支持和努力,顺势而生、顺势而为。得益于湖北省政府、三峡集团、中国工程院的大力支持,今年的“三会合一、三会协同”,使我们有机会和这么多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相信借此平台,大家能够充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火花,特别是面向绿色低碳流域构建,献计献策、展望未来,共同推动我们的水环境水生态更加美好,让祖国的大江大河成为美丽、幸福的河流。

开幕式上,城科会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以下简称城科会水分会)向大会汇报在团体标准方面开展的工作。今天,城市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规范等八项团体标准已由中国标准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未来在各位委员专家及行业相关各方的群策群力下,水分会系列团体标准的行业覆盖面将得到进一步丰富,水平质量不断提升。分会将继续坚定以团体标准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助推水环境治理技术创新发展,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持续保驾护航。

大会同期发布了城科会水分会2023年年度报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成效与展望》。报告是在会长曲久辉院士直接指导下,由十数位分会委员及团队研究编写完成,从政策体系、技术集成、应用工程实践等角度,系统回顾我国黑臭水体治理进程,旨在厘清认知总结经验明晰未来,可为相关各方下一步深入开展工作提供借鉴,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全面系统了解我国城市水环境建设发展历程和特点的专业读本。报告已于今年五月正式出版,并于今日正式发布。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教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徐祖信主持。

夏军院士作了关于流域综合治理系统科学与流域模拟器研发的报告。长江模拟器是以长江为对象、水循环为纽带,将流域自然过程与社会过程耦合的流域模拟系统及其与示范工程集成的科学装置,具有监测-模拟-评价-预警-决策支持等功能,通过“认识过去长江,了解现在长江,展望未来长江”,为长江大保护综合治理提供科技支撑与决策支持。他从流域智慧管理与水系统科学、长江模拟器研发与进展、示范与应用三个方面出发,介绍全球/流域水系统理论的关键与难点,即水循环联系的多过程的观测与监控、作用-反馈、调控与管理,展示长江模拟器最新的研发进展,最后结合案例说明基于模拟和监测大数据智能分析的多领域应用。

康绍忠院士介绍了西北干旱区农业水事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与节水固碳减排。西北地区是我国缺水的重灾区,同时也是农业发展重要区域,面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低碳发展的多重任务。他从大规模农业水事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旱区水碳时空格局优化与节水固碳减排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对大规模农业节水增温效应进行模拟,说明大规模灌溉扩张对区域陆地水储量的影响,对旱区水碳过程集成开展进行模拟、预测与优化;并提出开展旱区绿洲农业水碳时空格局优化、节水固碳减排优化设计,智慧碳水比/高水效农业及智能决策系统的构建。

图片10.png

刘文清院士的报告主要介绍了环境光学监测技术进展及应用。他指出,我国水环境保护新的形势要求优化重构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环境监测技术正在经历立体化、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的发展历程。他结合案例,具体介绍了水体浮游生物在线/现场荧光光谱监测、深海溶解气激光光谱原位监测技术等新一代监测技术在水体环境监测、海洋极地监测、卫星遥感监测中的多场景应用。他表示,水生生物监测是未来水生态监测重要方向,应积极构建水体生态环境多要素多维度监测平台。

图片12.png

Glen Daigger研究以“全水(One Water)”和”资源回收(Resource Recovery)”为核心理念,聚焦城市水资源高级管理。他强调,城市水资源的管理要遵循三个优先原则: 缓解水资源压力、提高水资源化效率、保障全民水质安全。他指出中国在实现水资源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尤其是中国的膜制造行业蓬勃发展,为新型水处理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基于此,他们研究团队开发出了具有更高性能的新技术-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并在中国湖北农村地区进行了应用推广,实现了低碳氮比废水的高效脱氮。

图片13.png

王殿常以《智慧赋能-共护一江碧水》为题,介绍了三峡集团的长江大保护布局,智慧赋能长江大保护的思路和实践。结合近年来的特色实践,他分享了智慧水管家系统、智能低碳污水处理厂、长江经济带管网攻坚战、生态环境监测与智慧调度等多个治理节点、要点的思路、布局、进展、案例;提出未来将充分发挥长江管网投资平台作用,建成高质量的城市管网系统,继续打造一批水管家标杆城市,实现以点带面支撑城市低碳智慧治理;继续深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清洁能源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

图片14.png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