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福田区福强路(金田路-新洲路)污水管道修复工程

时间:2023-05-06 17:00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

福田区福强路(金田路-新洲路)污水管道修复工程

推荐单位

深圳市利源水务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

工程总包

项目所在地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福田区福强路(金田路-新洲路),拟对现状污水管进行修复,修复管径d500-d1000,南北两侧管道总长约3.9公里,采用自动化紫外光固化快速修复工艺,旨在解决现状福强路(金田路-新洲路)污水管道腐蚀渗漏问题,消除道路安全隐患,恢复原设计过流能力,保障污水管道的正常运行。本工程合同工期365天。


示范意义

本项目为深圳市第一个以EPC模式实施的市政排水管道紫外光固化非开挖修复项目,为深圳市市属国企重点领域企业规范化高新技术应用示范项目。

项目施工地点所在的福田区福强路为深圳市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量饱和;工程所处地段为城市中心地段,商贸发达,安全文明施工标准高,扰民和民扰的矛盾突出,质量要求高;福强路管线修复共3.9公里,均需进行有限空间作业,作业时间长、作业面众多,施工作业条件复杂;道路北侧修复管线主要为DN1000大直径管道,修复所用软管重量大,管壁厚,紫外光难以照透,工效低,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管控难度大。

针对以上项目情况,为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管控,探索开展了污水管道修复工程作业示范建设。项目建立了污水管道非开挖修复典型作业场景、重点作业规范化管理制度体系,培养、建立了一批国内优秀的非开挖管网修复的专业作业队伍,并联合国内知名设备、材料生产商,验证了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非开挖排水管道修复高新技术设备及材料的可行性,为国内非开挖施工技术开拓了新的领域;实现了大壁厚软管紫外光固化的关键技术突破。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项目对市政污水管道进行紫外光修复后,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因其本身对路面创伤小、占用面积少、影响小,既减少了市政工程建设的重复投资,又降低了施工对居民出行生活的影响。

(2)社会效益

本项目通过采用紫外光固化非开挖修复工艺,为城市进行“无创手术”,解决管道修复的难题。本项目提升了污水系统的安全保障性,杜绝污水渗漏,确保深圳河流域安全,同时消除了福强路路面沉降坍塌安全隐患,保障市政道路及交通的安全运行。

(3)生态效益

本项目采用非开挖修复技术无需开挖路面,不会产生裸土、扬尘等问题;因其材料均在工厂中生产,不会产生任何废弃物;施工过程无需用水,不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也没有废水处理问题,本项目对原有管道进行全断面修复后,杜绝了管道破漏渗水而造成地下水土流失,消除了水土流失对原有道路造成的路面沉陷开裂,该项目的建设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建设,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大直径市政污水管道自动化紫外光固化快速修复施工工艺。

(2)工艺/装备原理

此工艺在修复过程中,需将渗透树脂的玻璃纤维软管从检查井口拉入所要修复的管道内部,封闭两端管口,在此玻璃纤维内衬管内充压缩空气使其膨胀复圆;再采用紫外光灯对软管进行照射;在强紫外光线照射下,渗透树脂的玻璃纤维软管中的光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活性碎片,引发体系中活性单体或低聚物的聚合、交联,从而使体系由液态涂层瞬间变成固态涂层,形成具有力学性能好的内衬管道;最终将玻璃纤维管两端切除、封口,此段管道便可修复完成、正常排水。

(3)工艺/装备特点

施工无需开挖,对路面创伤小、占用面积少、影响小;

可自动化施工,无需人员下井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性高,施工风险小;

内衬材料耐腐蚀性和耐高低温侵蚀和老化性能好,固化修复后,寿命可达 50 年,耐久性好;

一辆修复车即可搭载全部的紫外光固化设备,两辆工程车辆即可完成全部施工作业,占用车道少,对交通影响小;

无需开挖工作坑,施工人员体力劳动强度低。与静压裂管相比不会对待修复管道地面、地下设施的土基造成不均匀沉降或导致周边管线错口、脱节等问题;

修复期间无废水、废气排放,能达到各种工况下对环保施工的要求;

修复速度快,3-5小时即可完成单段管道修复,修复后管道即可通水使用;

内衬管材料力学性能好,内衬软管管壁与管径相匹配,管内壁光滑平整,对管道过水能力无影响。

(4)工艺/装备流程图

图片62.png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王秀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