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基于绿色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时间:2023-02-20 09:40

来源:《济南大学学报》

作者:许寅硕 薛涛

评论(

相关研究对全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普遍存在的难题基本达成共识:虽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领域和模式(如水权、林权、排污权或减排信用等) 有所发展 ,但这些交易均存在无法规模化的问题④ 。前期资金投人缺乏、生态产品市场缺乏扩张和增强的原动力 ,无法吸引潜在购买者的循环性困局成为学界与业界一 直试图突破的难题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Valu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Product)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 2017 年 10 月颁发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中 ,作为我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和任务 ,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 。该文件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即"科学评估生态产品价值 ,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 。基于此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以理解为在政策干预下 ,在利用生态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中 ,将生态产品价值的外部性内部化 ,将其生态价值较为全面地反映在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体系、市场运行体系以及政府或企业财务账户中的过程 。其核心目的是将生态产品受益人转变为购买者 ,从而提供保护生态系统的市场调节 ,激励更多符合经济效率的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

引用注释:①中国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课题组:《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研究》,《金融监管研究》, 2021 年第 3 期

②AndrewDeutza, GeofreyM.Healb, RoseNiuc, etal., FinancingNature: ClosingtheGlobalBiodiversityFinan-cingGap.https:/w.paulsoninstitute.org/wp -content/uploads/2020/09/FNANCING-NATURE Ful-ReportFinal -Version 091520 .pdf,2020 -09 -15 .

③高晓龙 , 林亦晴 , 徐卫华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进展》,《生态学报》, 2020 年第 1 期

④RayHartwel, BruceAylward, etal., EcosystemserviceMarketDevelopment: theRoleand 0pportunityforFi- nance,https:/w.conservationfund.org/images/cln events-resources/2015  wQM workshop/wQM -Resources/3  Economics/12  - ecosystem-role-opportunity-finance.pdf, 2010 -03 -31 .

生态产品的经济属性直接影响其价值实现的模式和难易程度 。学界一般基于 Brown 等的论文① 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0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0ECD) 于2004年发布的《生物多样性市场创建实施手册》(Handbook of Market Creation for Biodiversity: Issues in Implementation)②等前期研究 ,将生态产品划分为私人生态产品( Private Ecological Products)、纯公共生态产品(Pure Public Ecological Products)、俱乐部生态产品( Club Ecological Products)和公共池塘类生态产品(Common Pool Ecological Products) 四个类型(见图 1) 。

微信图片_20230220094942.png


私人生态产品产生于生态系统的供给服务 ,具有较高的直接使用价值 ,如有机农产品 ,可获取 专利的基因资源等 。俱乐部生态产品通常通过受益者付费机制达成其价值实现 ,如生态旅游等。 相对而言 ,公共池塘类生态产品和纯公共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纯公共生态产品一般产生于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与文化服务 ,既无法界定产权 ,也无法区分受益者 ,易产生搭便车问题 。公共池塘类生态产品分布最广、种类最多 ,可产生于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 和文化服务 。这类生态产品难以界定产权或者界定成本过高 ,无法自发实现市场化 。我国自然资源部印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一批)即据此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市场、政府及政府与市场混合路径的划分③ 。市场路径主要针对私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纯公共生态产品需通过政府路径实现价值转化 ,政府与市场混合路径则适合于俱乐部生态产品和公共池塘类生 态产品的价值实现。

引用注释:

①ThomasC.Brown , John C.Bergstrom, John B.Lomis, Defining, Valuing, and ProvidingEcosystemGoodsand services, ⅣaturalResourcesJournal, Vol.47 , No.2 , 2007 , pp.329 -376 .

②0rganization for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HandbokofNarketCreationforBiodi⑦ersity: Issuesin Implementation.Paris: 0ECD, 2004 , p.26 .

③《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关于印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 第 一批) 的通知》, http:/gi.mnr.gov.cn/ 202004/t20200427 2510189 .html,2020 年 4 月 23  日。

基于绿色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条件与逻辑框架

理想状态下 ,绿色金融能通过促成市场交易为生态资源权益类生态产品提供合理定价引导;撬 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项目倾斜;发挥经济体系辩识、测度与主动管理生态风险的能力 ,将生态信用、价值与风险要素以货币化形式融人经济金融体系 ,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金融 化实现经济激励机制与生态系统管理目标的协调一致 。然而在推进过程中 ,仍然存在关键技术、政 策法规、机制与监管等方面的障碍。

不同类型的生态产品具有不同的价值实现潜力 ,会达到不同程度的价值实现 。达到最高程度 即生态产品市场金融化阶段的生态产品 ,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在其价值 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程度更高 ,形式也更多元化 。因此 ,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产权明晰化、商品化和生态产品市场金融化四个发展阶段构成的逻辑框架下 ,研究不同阶段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程度和模式 ,能够为基于绿色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一般理论规律。

( 一 )基于绿色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条件

基于绿色金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满足生态产品有用性、稀缺性、产权明晰以及交易成本经济可行四个基础条件 。其一 ,生态产品需要具备有用性 , 即生态产品可以直接(没有任何其他投 人)对人类产生效用 ,如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 ,或能够与劳动力、资本和其他生产 品一起作为生产过程的投人 ,产生消费品 ,如森林康养、林业碳汇、温泉养生等 。其二 ,要确保生态 产品的稀缺性 ,以克服其非排他性对受益者或污染者付费的障碍 ,如前述的公共池塘类或纯公共生态产品 ,即需要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其稀缺性提供保障和预期 ,具体实践案例包括基于政策法令的总量控制和交易机制(Cap -and -Trade)以及美国湿地缓解银行(wetland Mitigation Banking) 等①。其三 ,明确非私人生态产品的产权制度安排 。产权体系的明晰过程通常伴随着生态产品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及收益权的合理剥离 ,这是保障生态资产维护方利益 ,为生态产品生产与供给以及其他价值环节的利益主体形成有效利益分配机制的基础 ,通常也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参与模式 。如福建省南平市的"森林生态银行”,鼓励林农在平等自愿和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前提下 ,将碎片化的森林资源经营权和使用权集中流转至"森林生态银行”,转换成权属清晰、集中连片的优质" 资产包”。林农可通过人股、托管、租赁、赎买四种流转方式参与② 。其四 ,保障生态产品市场的交易成本经济可行 。交易成本包括获取信息、寻找有意愿的买方或卖方以及转移所有权属的成本 ,也包括确保各方切实履行责任的成本 。如果交易双方承担的交易成本超过了交换产生的利益 ,或是政府部门承担的交易成本相对于由此产生的公共利益而言过高 ,则交易很难发生 。因此 ,与商品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类似 ,生态产品市场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各类交易服务机构的兴起 ,如生态估值机构、 生态认证机构、生态资产评估机构与经纪商、信用评级机构等 , 以提升信息透明度并降低交易成本③。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