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清华大学-中持股份联合研究中心新年再聚力,共谱农村治污新篇章

时间:2023-02-07 09:41

来源:中持股份

评论(

  近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城市环境绿色基础设施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及中持股份副总经理高志永的带领下,共同前往河北廊坊安次区就双方共同推动、并即将竣工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进行考察与交流,转战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这一新战场。

  该工程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科研团提出“四个一”为核心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在环京地区的重要工程应用,也是与中持股份建设实施团队在优势互补融合、技术紧密协作、模式价值创新的共识与行动中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

image.png

  不以善小而不为:“四个一”模式

  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

  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人民幸福感不可或缺的一环。针对我国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方案缺乏整体性、基础设施闲置严重的痛点,研究中心提出了“四个一”为核心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即修建一个设施、重构一个水塘、建设一个广场并提供一个娱乐场所。不同模块分段设计,形成了“技术+模式”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路线,以实现“达到高品质的水质、亲水的景观效果、老幼咸宜的活动空间和参与式和谐共荣”的应用成效,助力农村人居环境的系统提升。

  依托于中持股份实施的廊坊市安次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研究中心以当地东固城村、榆树园村为试点展开了模块化农村集中水站景观示范工程的建设和配套设施的完善。

image.png

▼ 廊坊市榆树园村示范工程现场

image.png

▼ 东固城村示范工程现场

  建成后的集中水站,通过与周边广场、大棚、旱溪等乡村功能分区的融合,不仅将构建出开放、自然、多功能性的农村生态景观群,展现美丽乡村的崭新面貌,还有望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村镇治理范式,并为当地乡村生态振兴提供重要抓手。

  “基于技术上的突破,我们能构造出维度更完整的治理模式,关注整体、也雕刻细节,这正是我们所践行的“勿以善小而不为的环境审美”,王凯军教授这样谈到。

  前沿技术助攻项目落地

  厌氧氨氧化工艺:农村包围城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当前,污水处理中常规的生物脱氮方式严重制约行业降碳提质目标的实现。厌氧氨氧化工艺具有无需曝气、无需碳源、节约能耗、减少碳足迹、污泥量低等优势,而膜分离工艺则对污水中的大量有机物展现出优良的截留能力,这也意味着若能将有机物回收产能与厌氧氨氧化脱氮相结合,污水能源回收和水处理低碳技术可持续发展也有望得以进一步提升。

image.png

▼ 膜分离与厌氧氨氧化技术组合路线

  循此思路,清华大学王凯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廊坊安次农村污水处理站开展了膜分离与厌氧氨氧化技术组合工艺研究,实现COD截留率达到85%以上,无需投加碳源TN去除率达到80%以上,即将取得重大应用突破,而公司的第二个除磷脱氮的神兵利器“绛氮”工艺也呼之欲出。

image.png

▼ 安次农村污水处理站

  目前,该项技术在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工程应用难度在业界排名最高,通过在农村污水处理领域中的率先成功应用,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开发之路。随着公司在各地农村污水业务的广泛扩展,河北雄安新区、长江流域等多地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也顺利进行。可以预见,该技术将为开发符合国情的污水处理技术新路径提供参考,助力我国污水处理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并举的系统优化。

  乡镇生物质热解多联产:小枝条蕴育大产业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废弃生物质未得到充分利用并被随意填埋焚烧的现实困境,研究中心还提出了以内热式热解炭化为关键的“热解多联产+供暖”模式,和“分散性就地预处理与点式分布就近利用”的思路。

  目前,廊坊市安次区“热解多联产+供暖”模式示范性试点工程即将竣工并开始运行,当地乡镇的生物质能源化综合利用也将迎来值得期待的应用成效。

image.png

▼ 廊坊市安次区的示范性试点

  携手助力中小城市

  共同创造绿色未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与中持股份在2021年5月共同成立研究中心,近两年来,双方结合各自综合优势,围绕中小城市环境问题的几个重点细分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与实践,旨在打通科学探索、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的转化链条,并形成稳步迭代的行业示范。

  在双碳经济的时代大背景下,双方在下一阶段将继续强强携手,以研究中心为平台,以课题项目部署为抓手,以融合驱动创新为路线,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同时,推进技术的持续升级和解决方案的全面输出,不断落地更多优质工程性应用实践,向环境基础设施“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成长目标持续挺进。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