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中山公用建成中山市首个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

时间:2022-10-31 10:51

来源:中山公用

评论(

  近日,南六涌一侧的西区稻香围鱼塘尾水处理环保共性产业园传出喜讯,项目正式竣工并通过验收。先试点后推广,这是中山在治水攻坚战中的主要思路之一。

  承接该项目设计和施工的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区稻香围鱼塘尾水处理环保共性产业园是中山首个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改造升级与尾水治理项目。项目实现了中山池塘尾水治理的三大创新:首个集中连片内陆养殖池塘改造升级与尾水治理“农业绿岛”项目、首个“渔光互补”研究示范项目、首个“鱼稻共生尾水共治”生态种养项目。在迅速提升片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它已成为中山推进养殖尾水治理的优秀模范和参考对象,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水环境改善双赢。

image.png

  "三池两坝”

  向鱼塘尾水污染“开刀”

  直面水污染问题,坚持科学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流域治理,坚持治、养结合,中山正在打一场水污染治理的翻身仗。对于水产养殖面积31万亩,年产值超60亿元的中山来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必须向池塘养殖尾水污染“开刀”。

  “养殖尾水的排放一直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以稻香围及周边养殖场为例,不少养殖户都存在过度投放饵料的情况,加之水塘年久失修,淤泥堆积,其养殖尾水内富含氨氮、亚硝酸盐、有机物、磷及污损生物。如果持续地进行未达标排放,会导致周边水体富营养化,并引发各类水体污染。”西区农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稻香围连片养殖区面积约2000亩,主要养殖罗非鱼、四大家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

image.png

  今年2月,稻香围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首期项目覆盖其中的684亩池塘。

  “不同养殖品种,尾水处理要有不同的方式。”项目设计方代表,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红刚介绍,“三池两坝”是指,通过“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态净化池”,对养殖尾水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或者资源化利用。

  稻香围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养殖池塘整形清淤、挖沟起陇、护坡建设、生产道路、看护管理用房、泵房泵站、进排水沟渠及管道改造;生态沟渠建设、过滤坝、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净化池、标准排放口、设备房等处理设施建设;景观植物种植等内容。

  在整个设计当中,复合应用生物治理技术净化水体是其核心思路。“‘三池两坝’包含了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活化增效技术、水生植物调控技术以及水生动物调控技术等,通过生物链的修复可以构建相对平衡的水生态系统,项目效果稳定,运行维护简单,投资成本偏低。”

  大胆创新

  蹚出水产绿色养殖新思路

  目前,稻香围项目已经稳定调试运行了数月,其排放的尾水采样检测结果表明,项目对养殖尾水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非常高,主要污染物去除率80%以上,总氮去除率高达95%,各项指标均满足《淡水鱼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表1一级标准要求。

  “‘三池两坝’本身就有因地制宜、建设成本不高、养殖户容易接受等特点,对于咸淡水池塘养殖尾水治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稻香围项目的实际施工中,我们又总结了项目建设和应用推广的优缺点,对其工艺和设施进行了改进创新,便于这一技术在中山进一步推广。”刘红刚介绍,中山环科院创新的处理设施模块化技术,包括过滤坝模块化、曝气系统和生物填料系统一体化改造,这使得“三池两坝”跳出了只适用于非基本农田土地性质养殖池塘的限制,也可用于属基本农田的养殖池塘的尾水治理。

  此外,模块化处理设施的应用,提高了施工效率,也降低了项目投资成本。“在施工时间方面,通过对处理设施的优化,并结合微生物系统调试要求和水中植物生长要求,我们对施工流程进行了调成优化,并形成了一份流程作业标准,今后同类项目有望减少施工时间30%以上。”

  水产养殖要健康发展,既要加强尾水治理,也要减少资源消耗,尽量做到低碳节能。在稻香围项目中,中山环科院还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处理设施可利用水面、塘基,进行“渔光互补”试点研究。

  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水产养殖的新模式。光伏板不仅可以给鱼塘的增氧机、水泵等设备供电,还能为鱼塘遮阳、降温,减少水分蒸发。

  借鉴西区稻香围尾水治理的做法,采用“三池两坝”工艺的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及尾水处理项目在中山各个镇街正如火如荼地推进。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