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宁夏:出台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施意见

时间:2022-01-17 10:44

来源:宁夏自治区发改委

评论(

1月1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是自治区层面首次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工作作出的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对统一全区认识、汇聚全区力量、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城镇化的提升期、信息化的初创期阶段,实现“双碳”目标,迫切需要厘清思路,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为做好“双碳”工作,宁夏站位全局、统筹谋划、高位部署,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实地调研等、作出安排部署,并成立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开展碳排放峰值形势研判,摸清了碳排放“存量账”,算好了碳排放“增量账”,并在深挖中央政策内涵、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紧密结合区情实际,厘清整体和局部、减排和安全、短期和中长期关系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双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由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组成,提出了41条政策措施、三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其中,第一阶段,到2025年,奠定碳达峰碳中和坚实基础。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6%。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第二阶段,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顺利实现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第三阶段,到2060年,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左右。

《实施意见》提出,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全面“减碳”。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耗能产业节能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要在能源结构优化中持续“降碳”。着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不断提升能源安全绿色保障水平。要在重点领域绿色发展中加快“消碳”。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化、智能化节能技术改造,实现能源利用清洁化、高效化和用能管理数字化、智能化。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城乡建设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意见》要求,要在创新绿色技术中助推“低碳”。加强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实施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等专项行动,加强电化学、压缩空气、二氧化碳等新型储能技术引进和集成应用,强化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要在提升生态系统中有效“固碳”。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引领,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推进实施贺兰山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治区公园为补充的保护地体系,充分发挥森林、草原、湿地、耕地固碳作用,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要在完善政策体系中实现“控碳”。加快制定全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和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农村等各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碳汇、财政、税收、金融、科技、国民教育、氢能产业、全社会节能、能源保障供应等领域的支撑政策,形成协同联动、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1+N+X”政策体系。



编辑:赵利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