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厦门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发布,描绘厦门市生态环保工作蓝图

时间:2021-12-27 10:03

来源:厦门日报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

评论(

第二节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进一步落实《福建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4—2030年)》,推进生态系统、物种、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调查,摸清生物多样性家底,准确评估各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强化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点和观测样区建设,开展常态化观测、监测、评价和预警。将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纳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深化重点物种及其生境保护。加大对国家、省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原生境的保护修复力度。建立物种保护成效动态评估机制,加大对公众关注度低、急需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投入。全面提升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和野化放归能力。实施土著鱼种保护和恢复,实现土著鱼种等水生生物的重现和回归。

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强化保护区监督执法,提升保护区规范化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严格保护中华白海豚、文昌鱼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环境,提高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保护能力。加强海洋赤潮预警报和防范应对工作。加大对互花米草的防范和控制力度,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监视系统和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置制度,减轻其对厦门市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加强候鸟迁徙路线和栖息地保护,开展增殖放流。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强化生物遗产资源保护和科学利用。完善生物遗产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加强科技助力。开展优良生物遗产资源发掘、整理、检测、培育、筛选和性状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强化对国家持有、珍稀濒危及其有重要价值的生物遗产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展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健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体系。

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外来物种管控,严格管理外来物种引入,严控跨境网购中暗藏的生物安全风险,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监测和预警。发展生物、化学和生态等治理技术,积极防控外来有害物种。探索开展生态环境安全评价。

第三节 完善自然保护地监管制度

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范围及功能区。开展各类自然保护地综合评价,逐步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办法,实现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制定自然保护地范围和区划调整方法,依规开展调整工作。制定自然保护地边界勘定方案,开展自然保护地勘界定标。编制自然保护地规划,明确自然保护地发展目标、规模和划定区域,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态保护空缺的区划规划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

强化自然保护地常态化监管。加强自然保护地监测数据集成分析和综合应用,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并定期发布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估报告。制定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办法,在自然保护地范围内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及时发现涉及自然保护地的违法违规问题,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监管。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开发活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

加快建设生态保护监测网格体系和评估体系。充分运用在线监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加快构建和完善生态系统数量、质量、结构、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自然生态监测网络。整合生态保护监管数据平台,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地监管、生物多样性观测平台融合和统一,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云”平台管理软件系统和野外核查系统。开展生态状况评估,通过遥感手段,全面评估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和服务功能。

专栏五: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

东坪山林相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完成山体林相改造,配套建设林相改造区的灌溉设施,含新种植幼林抚育。

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工程:包括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三期)工程(南岸滨水段)、马銮湾新城芸尾水道景观绿化工程、马銮湾新城环湾岸线新月段绿化工程、马銮湾新城环湾岸线内湾段绿化工程、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三期工程(集美北区段一期)、马銮湾片区生态修复三期工程(起步区段一期)、马銮湾新城过芸溪生态修复工程、马銮湾新城集美片区水生态修复工程(一期、二期)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绿化工程、护岸工程、景观桥梁工程。

鳌冠海域岸线保护和生态综合整治(鳌冠片区海域修复)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鳌冠湾清淤,滩面清理、岸线保护与生态综合整治、红树林种植等。

官浔溪(环东海域新城段)综合治理工程:包括建设初雨截流管涵、初雨调蓄池、清淤、两侧生态护坡挡墙改造,建设生态绿地和现状护坡绿化升级改造等。

九溪口(大嶝海域)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开展红树林的林分保育与优化,在红树林区域建设生态科普廊道,开展九溪入海口、大嶝桥北侧及大嶝岛北部互花米草综合整治工程,通过人工方式清除互花米草,并种植红树林等。

第九章 强化风险防控,牢守生态环境底线

牢固树立环境风险防控底线思维,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管控,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健全环境风险预警与应急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环境风险。

第一节 加强环境风险管控

全面排查环境风险隐患。以海沧南部石化片区、新阳工业片区、东孚工业片区、同安综合工业园区、翔安综合工业园区、火炬(翔安)产业区等工业园区、港区化工、石化码头等重点行业涉重金属企业化工企业为重点,加强环境风险评估,提升完善重金属企业及国省控重点企业环保智能化监控平台,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重金属企业生产运行及排污的实时监控实现更加严格的全过程监管,提升环境风险智能指挥调度能力和水平。加强对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微生物菌剂的环境安全管理,确保微生物菌剂应用单位使用通过环境安全评价的微生物菌剂。

实施环境风险防控。落实国家环境安全监管规定,加强环境风险防控。根据《厦门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及工业园区规划布局要求,实施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特点,建立完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深化环境风险应急响应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的环境应急管理网络。

1...1213141516171819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