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生态环境部9月例行发布会:聚焦COP15大会相关情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

时间:2021-09-23 11:36

来源:生态环境部

评论(

第四,节俭办会方面。落实“简约不简单、简朴不简陋、盛大不铺张、热情不过度”的要求,举办一届热情、节俭、适度、低碳的大会。谢谢。

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增加和扩大

南方都市报记者:动物栖息地的减少和破碎化一直是威胁和动物的原因,近年来云南省在野生动物栖息地方面有什么探索和成效?

王天喜:大家都知道,云南是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云南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度居全国之首,但整体呈现物种种类多、种群规模小、分布狭窄、特化程度高的特点。近年来,云南不断探索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恢复的有效措施,着力加大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力度。

(一)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全省已建362处自然保护地,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湿地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不断优化森林、湿地生态结构和功能,有效保护了野生动物种群及其栖息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老挝北部3省共建133平方公里联合保护区,保障了亚洲象跨境种群交流安全。

(二)探索建立保护地外重要栖息地管护新模式。“十三五”以来,重点加强元江中上游绿孔雀重要栖息地的抢救性保护,已建立多处保护小区或社区公益保护地,将已发现的绿孔雀种群分布点全部纳入保护管理范围,通过发动周边社区群众共管共护、开展日常巡护、加强社区宣传教育等措施,大大提升了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狩猎、采集等人为干扰强度大幅度降低。监测显示,该区域内绿孔雀育雏活动正常,部分区域种群分布范围扩展明显,野外种群处于稳定增长状态。此外,全省各地还建立了印度野牛、菲氏叶猴、滇金丝猴等多个物种、多种管理模式的保护小区或者公益保护地,有效扩展了旗舰物种的栖息地受保护范围,为促进濒危物种种群的恢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试点开展栖息地恢复和食源地建设。针对亚洲象、绿孔雀栖息地森林郁闭度过高,适宜性下降的情况,组织开展特定保护对象的栖息地生境恢复工作,实施了补植喜食植物、修建硝塘、饮水池和戏水池等工程,提升栖息地质量。截至目前,已修复栖息地面积600余公顷。

(四)发起首个野生动物全境保护网络。2019年,云南省林草局联合26个机构成立了“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开创政府、公益组织、科研机构、社区、公众和企业等联合保护野生动物新模式。通过筹集900万余元社会资金,实施了滇金丝猴种群监测、巡护、栖息地廊道修复、社区保护、自然教育全方位保护,为中国旗舰物种的保护积累了经验。

据调查监测,云南约有50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区增加和扩大。每年迁徙至云南的鸟类多达420种,赤麻鸭、灰雁、绿翅鸭等7种水鸟数量超过1万只,并不断观测到鸟类新记录、新分布。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滇金丝猴、绿孔雀等珍稀濒危物种野生种群数量稳定增长。其中,亚洲象种群数量由150头增加到300头左右,滇金丝猴由1400只增加到近3000只,西黑冠长臂猿由800只增加到1300只左右。猕猴、野猪、原鸡等种群数量增长迅速,保护成效显著。谢谢。

中国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

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2020 年 9 月发布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显示,2010年订下的20 个爱知目标中,没有1 个目标完全实现。请问中国在20项“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上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如何?有哪些成果和不足?

崔书红:感谢你的提问。

刚才提到的“爱知目标”是过去十年国际社会为了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而制定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爱知目标”制定以来,在全球实施的总体成效不佳。

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政府认真落实 “爱知目标”,确定各项任务和责任。截至目前,已有3项目标进展超越了“爱知目标”。分别是第14项恢复和保障重要生态系统服务,第15项增加生态系统的复原力和碳储量,第17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13项目标基本实现,有4项目标取得阶段性进展,中国实施爱知目标的总体情况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您提到的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中,我们发现共提到中国14次,其中13次展示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宝贵经验,包括成立以国务院副总理为主任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实施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担当、公众参与”的生物多样性治理模式,我们一体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们国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一次制度创新。刚刚闭幕的IUCN大会上,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堪称典范。我们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协同应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土地退化等突出环境问题。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虽然取得长足的进展,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仍然存在不平衡,生物多样性领域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生物多样性观测和监测预警能力有待加强,生物入侵防治形势仍然严峻,遗传资源流失问题仍较突出。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推进生物多样性价值主流化,加快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重点突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任务,落实责任追究,完善生物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监管机制,抓紧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的预警和监测体系,提高应对新威胁和新挑战的能力。

123456789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