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28个农村污水治理典型案例

时间:2019-05-17 09:2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晓娟

评论(


项目推荐单位:福建省三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设备供应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主要采用雨污分流的收集方式,污水处理站的服务人口约700多人,其用水量约90L/(人·天),考虑高峰期的用水量,最终确定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规模为70m3/d。为保证本工程运行、管理、处理效果等各指标都能稳定地达到预期处理目的,我司采用“沉砂池+格栅池+调节池+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工艺,这种工艺具有先进可靠,投资省,运行管理方便,布局合理,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本项目的生活污水主要包括厨房排水、厕所冲洗水、洗涤排水等,污染物以无机物(如氮,硫、磷等盐类)、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合成洗涤剂等)为主,经处理后,排放的污水水质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就近排入自然水体。

项目技术工艺概述

(1)技术工艺名称

AO+人工湿地,具体的是:沉砂池+格栅池+调节池+一体化设备+人工湿地

(2)工艺原理

生活污水由管网收集到污水站,先经沉砂池沉降分离去除污水中的砂;后进入格栅池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再自流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得调节;经泵提升至缺氧池,在缺氧池中微生物进行溶解性有机物的水解酸化反应;后自流进入好氧池中进行好氧处理,好氧池设置回流泵将硝化液回流至缺氧池中;出水经过斜管沉淀池沉淀后,自流进入人工湿地进行深度处理,后出水流至清水池,最后流出道排放口,达标排入自然水体中。斜管沉淀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中进行消化浓缩,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污泥定期用吸泥车抽泥,同栅渣外运处置。

(3)工艺特点

该工艺适用于人口密度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村级生活污水处理,结合了厌氧、微动力、人工湿地等多种处理工艺。在AO工艺处理下,有机物的去除率高,生物过滤效果明显;人工湿地能去除大颗粒杂质,有效去除氨氮和磷。

厂区照片或主要设备照片

image.png

12、静海区2017年生活污水处理和旱厕改造工程

项目推荐单位:富凯迪沃(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设备供应+运营

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天津市静海区。建设内容为西翟庄镇娇家庄、独流镇十一堡、唐官屯镇郑家庄、良王庄李家院、大丰堆镇史庄子、王口镇大瓦头、子牙镇东子牙、中旺镇大庄子共8个村的生活污水处理站、生活污水管网和旱厕改水厕的工程建设。处理站共包括人工快渗技术、生化处理一体化设备、净化槽三种工艺,共10座处理站。

项目技术工艺概述

一、净化槽+生态单元

(1)技术工艺名称

净化槽处理工艺

(2)工艺原理

技术是在A/O/A/O工艺的基础上,结合自主的知识产权开发的环保处理新技术。该技术叠加了生物膜技术,可以根据需要使槽内全部曝气或部分曝气,实现A/O/A/O工艺,也可以根据处理量,采用多台串联或串并联。FK-JHC净化槽包含三个反应区和一个沉淀区,在反应区内均设有活性填料,为高效复合生物菌提供生长场所,在气泵持续供气下形成生物滤床,通过生物膜的吸附以及生物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降解,同时通过气提式混合液内循环技术进行高效脱氮。

生态单元对污水的处理综合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种作用,是对净化槽出水的深度处理,通过植物的吸收、生物的生化和填料的吸附、过滤和接触沉淀作用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净化,达到净化废水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生态单元上部种植柳树类苗木,采用垂直流设置方式,保证北方冬季的正常运行。

(3)工艺特点:

①可分散式处理(单户型,多户型),也可集中式处理(楼宇型、村落集中型),四种不同的处理模式可以完美地应对当今中国各农村的基本现状。 ②工艺成熟,处理过程稳定,安装不受地形的影响,且全地埋的安装形式可完美适应北方冬季的低温运行。③出水水质优,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④建得起:设备构造简易、占地面积小,价格低廉。⑤管得起:工艺抗负荷能力强、出水水质好、傻瓜式操作、无人值守、方便管理。⑥用得起:耗电功率小,运行费用低;净化槽内无污泥产生,维护费用低,设备寿命长达30年。

生态单元特点:

a. 生态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基本不用能耗,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能耗,维护简单,处理量灵活,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b. 生态单元不仅可以有效而经济地净化水质,还可以绿化并改善环境,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c. 处理废水效果稳定,耐污及水力负荷强,抗冲击负荷性能好。

d. 生态单元上部种植柳树类苗木,且采用垂直流设置方式,保证北方冬季的正常运行。

二、MBR一体化

(1)技术工艺名称

12345678...13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