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2018第十六届中国水论坛暨第二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正式开幕

时间:2018-11-10 19:1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

评论(

1541849356263680.png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民盟中央原第一副主席张梅颖

张梅颖指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解决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污染问题,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黄山市开展新安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生动实践,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好的诠释,它给我们如下启示:绿色发展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依靠法治和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全民参与是生态环境保护最深厚的基础,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是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

本届论坛以主会场和分会场的形式同时进行。

论坛主会场进行了大会特邀报告、嘉宾主旨演讲及两山论指导下的产业实践圆桌对话。

1541849412474564.png

黄山市政府市长孔晓宏

黄山市政府市长孔晓宏讲述了绿色发展之新安江实践,他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一个典型代表,既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新安江模式’,又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先行示范。新安江保护与全国大江大河治理一样,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反复性,还面临不少困难和压力:一是资金的压力。二是保护的压力。三是发展的压力。守护好新安江一江清水,保护好千岛湖万顷碧波,是我们责任所系、使命所在。我们将着力打造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长效版”、“拓展版”、“推广版”。

1541849479980462.png

《中国改革报》副社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

《中国改革报》副社长、中央电视台特约评论员杨禹用三个字概括本次论坛的意义:

第一个字,“美”。首先,山川之美,江河之美;第二,生活之美,奋斗之美;第三,成风之美,砥砺之美;第四,感觉之美,开放之美;最后,是祖国之美,时代之美。这个美字的背后包含了大家很多共同的思考和共同的奋斗。

第二个字,“创”,创造的创,创新的创。新安江人民共同努力,在过去奋斗实践中创造性创新性地开展了许多工作,今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当年的设想,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变成了扎扎实实的实践,变成了现实,变成了常态,变成了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20号,在两会的最后一天,概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伟大的民族精神,提了四个方面的内涵。新安江上下游的人民的共同创造性体现着我们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第三个字,“韧”。大家都能感受到新安江重大改革探索今天取得的成就,百丈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要在更高水平,在新起点再出发,再出发需要我们共同体会和践行这个“韧”字。韧字的背后,第一,要体现出我们咬定目标不放松,积年累月地努力;第二,顺风顺水的时候要把事情做好,遇到难题,遇到阻力,遇到挑战,遇到还没有破解很多重大难关的时候不要气馁;第三,有韧劲儿的地方人民、国家、民族一定是能够不断地给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标,能够将接下来更多前进的征程,主动放到自己的面前。

我们站在改革开放40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探讨新安江模式背后的探索,探讨今天过去和未来。大家需要共同努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同时也要尊重规律。我们已经看到了进步,同时面临难题和挑战。接下来,保持不变的初心,不变的思想,但是我们还要求变,不断创造新局面。大家共同努力就能够让这条江、这条河背后附着创造精神、奋斗精神、梦想精神,这种精神力量能够不断延续,成为推动这条江河内在的推动力。

中国水论坛常设组委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作了生态文明建设与水安全的报告,他指出,水问题和水安全成为制约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瓶颈问题,介绍了生态水文前沿与FE计划。

1541849534833506.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绍忠作了题为“农业适水发展与绿色高效节水战略”的报告。他指出,绿色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还介绍了农业适水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高效节水发展的瓶颈及应关注的问题。

1541849592129114.png

南京水科院所长吴时强

南京水科院所长吴时强发表了关于“水-能源-粮食-生态”协同与水安全保障的论述。他提到,水-能源-粮食(WEF)间相互协调、彼此制约,构成多变量耦合的互馈动力系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需要重视生态问题,在水-能源-粮食关系链中,最核心的是水资源。水的开发利用、能源生产和粮食生产都直接影响到生态与环境,因此应该将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考虑到WEF的研究中去,即从WEF到WEFE。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