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全文|《“8·8”九寨沟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20年基本完成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时间:2017-11-13 11:04

来源:四川省政府

评论(

  专栏15能源水利通信设施

  电力设施:恢复重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电力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变电站4座及受损线路。

  水利设施:实施堤防加固,完善水文基础设施,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

  通信设施:恢复重建受灾县通信局所24个、基站设备257个、基站配套39个及受损光缆等。

  邮政设施:恢复重建邮政用房,购置配套设备。

  第三节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教育基础地位。恢复提升受灾县教育服务能力,优化校点布局,合理确定办学规模,以漳扎镇小学为重点加快推进受损校舍维修加固及恢复重建,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配备必要的教学及生活设施设备,加强远程教育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学校应急避难和紧急救灾综合服务功能。改善教师生活条件,开展教师岗位培训,加大“特岗计划”、支教等向灾区倾斜力度,提升灾区师资水平。

  增强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全面恢复提升灾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合理确定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规模,重点提升灾区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应急救治能力。完善灾区远程医疗系统。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实施“特岗医生”计划,强化灾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省属医院向灾区县级医院对口支援力度。

  完善文化体育设施。恢复重建灾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修复受损广播电视设施设备,修缮文物保护单位、宗教活动场所,加强文物、文化活动场所安全设施建设,恢复重建受损公共体育服务设施。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提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恢复重建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站、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殡葬服务设施等,增强各类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服务能力。

  专栏16公共服务设施

  教育设施:重建九寨沟县漳扎镇小学、双语幼儿园一期;异地重建九寨沟县玉瓦中学;恢复重建14所学校及附属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重建九寨沟县第二人民医院(国际旅游应急医疗保障中心)、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恢复重建4个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个乡镇卫生院、6个村卫生室及配套医疗设备设施。

  文化体育设施:维修加固县级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乡镇文化站图书室达标设施设备;维修加固九寨沟县文化艺术中心;恢复重建九寨沟县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设施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设备;异地重建九寨沟县民族体育馆,维修改造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场所;恢复重建23处宗教场所及配套设施。

  就业和社会保障设施:维修加固九寨沟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乡镇服务所、村级服务站以及配置设备;建设九寨沟县公共实训基地;维修加固九寨沟县敬老院、儿童福利设施等。

  第四节 加强社会治理

  恢复管理设施。按照因灾重建、从严掌握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程序、执行建设标准,以维修加固为主,恢复重建党政机关、政法机构、监督监管机构、景区管理机构的办公和业务用房。

  完善服务体系。恢复社区服务设施,完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采取多种心理援助措施,增强灾区群众心理康复能力。

  第八章 城乡住房恢复重建

  结合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藏区新居建设、避险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统筹推进城乡住房重建,推广“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合理布局,精心施工,让灾区群众住上安全、舒适、实用的房屋。

  第一节 恢复重建农村居民住房

  明确重建方式。在评估鉴定基础上先期实施农村受损房屋维修加固工程。充分尊重受灾群众意愿,坚持集中居住与分散居住相结合,采取统规统建、统规联建、统规自建等方式推进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做到结构合理、开间合度、面积合适,安全宜居、经济适用,方便生产生活。

  严格建筑要求。农村住房重建设计要符合现行建筑技术规范和抗震设防要求,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建设绿色乡村和生态家园。

  加强技术支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集中开展重建房屋方案设计,免费提供多样化设计样式。加强农村建筑工匠、乡村干部技术培训,实行全过程技术指导,保障施工安全和建筑质量。

  专栏17 农村居民住房

  维修加固:18620户农村居民住房。

  恢复重建:215户农村居民住房。

  第二节 恢复重建城镇居民住房

  明确重建要求。根据评估鉴定结果分类实施,对损坏不严重、能够居住的房屋,加快维修加固;对损坏严重、确需重建的房屋,尽快启动原址重建或异地重建。根据城镇总体规划,注重功能布局和风貌特色,推行绿色、节能、节材、环保技术,严格执行抗震设防标准和建设规范。

  创新重建机制。完善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镇住房恢复重建,重点城镇住房恢复重建与城中村、棚户区、老城区改造结合,采取保障性住房、商品房、商业服务综合体以及配套设施整体开发模式。

  专栏18 城镇居民住房

  维修加固:3534户城镇居民住房。

  恢复重建:201户城镇居民住房。

  第三节 完善城乡配套设施

  提升市政设施功能。优先恢复震损城镇道路、桥梁和公共交通系统,统筹生产生活和应急救灾需要,结合道路重建,配套实施供排水、电力、供气、通信、广电、消防市政管线建设。按人口规模配套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停车场地、活动场所等,合理设置应急避难场所和避灾通道。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恢复受损乡村道路,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提升灾区群众饮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推动农村地区通信、广电网络全覆盖。配套建设农村住房公共建筑与附属室外场地。

  加强传统村镇保护。注重扶州古城等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修复加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维护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

1...456789

编辑:刘影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