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走进日本下水道博物馆:“城市良心”教育从娃娃抓起

时间:2017-08-15 15:22

来源:恒通环境策划部

评论(

 除了地震,对日本影响大的要数台风和大雨了。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工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通道,却因为下水道系统的落后饱受城市内涝之苦。一到暴雨季节,道路上水漫金山,地铁站变成水帘洞;再加上大量生活污水、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人在食用受污染鱼类后引发了水俣病、骨痛病等,公共水体污染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日本在1932年就成立了水道协会。为了应对恶化的水环境问题,在1964年4月,日本又成立了“下水道协会”,旨在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敦促将老化管道更新换代,并统一下水道建设和污水排放的标准。这些标准包括统一管道粗细,甚至规定排入河道的水也必须事先净化到可以饮用的水平。1970年,日本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的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于污水收集和处理。

1502782936506536.png

东京合流式下水道示意图

经常遭遇台风强降雨的东京,在1962年成立了下水道局。从1985年起,下水道局用了15年时间,将整个东京的公用下水道埋设状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包括管道的完成图及建设年份、管道物料、管道的位置、深度、尺寸和行水位、沙井的位置及编号等。东京下水道的每一个检查井,都有一个8位数的编号,可以方便相关人员迅速进行定位、维修。这些详细资料统称为《下水道台帐》,并公布在东京下水道局的官方网站上,可供公众查阅。而下水道局1988年投入使用的东京降雨信息系统“东京Amesh”,可以模拟预测并统计各种降雨数据,进行各地管网的排水调度。

为了提高城市的防涝能力,东京修建了巨型的地下排水管网。例如位于东京北郊琦玉县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于1992年开工、2007年竣工,巨型的地下分洪系统由一连串的混凝土立坑构成,全长6.4公里,地下河深达60米,堪称先进的排水工程。

blob.png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在东京,靠近河渠地域的雨水,一般会通过各种建筑的排水管,以及路边的排水口直接流入雨水蓄积排放管道,最终通过大支流排入大海;其他地域的雨水,会随着每栋建筑的排水系统进入公共排雨管,再随下水道系统的净水排放管道流入公共水域。

为进一步保证排水管网的畅通,东京下水道局还特别规定:不溶于水的厕所垃圾和厨房烹饪产生的油污都不许直接排入下水道,以免腐蚀排水管道。下水道局甚至配备了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网页和教室,向市民推荐少油、健康的食谱。 

blob.png

彩虹下水道馆的下水道淤塞状态模拟

如今,在日本的多数地区,都采用了“分流式”的下水道建设模式。雨水可以直接排入大海;污水则被送入污水处理厂,利用微生物处理,经沉淀、反应、消毒等净化工序后,排入大海或实现再利用。污水处理后获得污泥,污泥燃烧后剩下的灰可用作建筑材料甚至工艺品原料,而经污泥消化工艺产生的气体可燃甲烷可供发电,产生的氢气被用于日本大力推广的燃料电池车。

有日媒指出,1884年日本第一处近代化的排水设施在东京圣天附近建成,距今已经过去130余年。下水道,犹如一张大网铺设在城市的地下,被视为城市的“静脉”与“良心”,日复一日地支撑着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水道也已经开始转变角色,或将发展成为创造新能源的“动脉”系统。

从娃娃抓起,认识“城市良心”,学习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培养环保意识,这也是近邻日本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