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关于“拆墙”政策的胡思乱想——环保以及其它

时间:2016-02-25 09:17

来源:宇墨Umore

作者:史方标

评论(

信息时代,能引发全国关注的现象级新闻大多与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相关,这两天火爆朋友圈和主流媒体的“拆墙”政策正是如此。笔者并非市政管理领域的专业人士,本无意也无资格参与这一政策是是非非的大论战,但细细了解和观察下来,此事实际也与环保相关,加上心中也涌起些个人的想法,因而有了付诸文字的冲动。既如此,就以这样一篇不严肃不专业的小文记录些个人关于“墙”的胡思乱想,想到哪写到哪,其中夹带各种瞎扯和私货,用郭德纲的话说:说得不好,您凑合看。

城市与乡村:留不下的和回不去的

约八千字的《若干意见》是时隔37年重启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配套文件,该政策被认为是我国城市发展重心由“城镇化运动”向“重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转变开端。文本中给出了关于城市发展的美好目标,但若将这一目标与近期各类回乡见闻以及关于乡村衰落的讨论一起看,则让人感到唏嘘不已。过年期间一条热点新闻“城市女逃离农村”虽已被证实炒作。但中国城乡文化、物质生活、与资源分配的割裂,并且裂痕逐渐加大却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而在这二元分割的社会中存在着的大量毕业生、农民工等往返于城乡的人群正是这种心理割裂的最大承受者,他们面临的留不下、回不去、归属感缺失的困境也正是中国社会城乡矛盾的鲜活体现。

业主意识与公民意识:拆掉墙,建什么

公民意识在中国是一个不太常被提及和讨论的词汇。缺乏公民意识也是不少老外对中国的印象。笔者认为这样的印象对也不对,事实上,在围墙围起来的小区中就有着最简单的公民社会:物业收取费用(税收)进行社区的管理和维护,并进行一定程度的信息公开(公示),业主通过会议对一些大事进行表决(投票)…而这个微缩的公民社会就是中国普通市民实践公民责权利的最好舞台。实际上,相当比例的市民并不太缺乏业主意识,主动关注和监督生活环境中违法事件的朝阳大妈就是最好例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业主意识和公民意识却也不能完全等同。其中的区别是,业主面对的物业公司并不是一个威权统治的主体,而是一个服务的主体,但公民面对的是…,在现有制度之下并不能十分有效而顺畅的参与治理过程和实施监督。因此在围墙拆除,更多业主空间变为公民公共空间之后,如何在业主身份弱化的同时加强公民身份的认同,让市民参与到公民事务中来,是需要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城市的阴暗面:开放的潜在问题

安全问题是开放小区政策的反对者的最主要的论点之一。这并不是不必要的担忧,在不少社区开放的发达国家,犯罪率居高不下已是城市痼疾。在腐国生活过的笔者深有体会,绝大多数光鲜亮丽的国际都市都有着一两个晚上千万不能去的街区…..中国目前绝大部分城市治安都算得上能给人安全感,虽不能将此完全归功于小区的围墙,但无可否认其一定是其中因素之一。如何维持这份安全感将是逐渐开放小区的过程中的巨大考验。

此外,开放小区的另一个潜在问题是道德的贬降风险。“贬降”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中性或褒义的词汇一旦被贬义地使用,就会逐渐变为贬义词的过程(想想“小姐”)。在公共事务中往往也会出现类似的困境,一个体系能在一群“好人”中创造价值,使所有人获利,但一旦有一个“坏人”这个体系就会全面的崩塌。如免费借用的雨伞,如排队,一旦有人出于私利破坏规则,这一模式就会迅速瓦解(笔者认为这一现象正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小社会中常见的互惠举措难以在中国推广的原因)。事实上,在很多管理水平比较高的高档小区,就有许多为业主创造便利的公益设施,比如公共的儿童活动中心,公共的锻炼设施,免费饮水处等。在这样一个公交车上的救生锤被偷盗都防不胜防的国家,不能不说挡住破坏者的围墙是这些设施的有效运营的必要条件。

在此情况之下,不由得让人担心开放这些小区之后,或者哪怕是不再新建封闭式小区,那些体现物业管理附加价值的小众福利是否还能存在。

市场渗透:环保企业的机遇

嗯…作为行业研究从业者,一个新政策,照例要谈谈对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若干意见》论述的9大块中的第7点,营造城市宜居环境部分中,提到了不少与环保相关的思路和规划。这对环保行业是利好吗?当然是利好,海绵城市、城市水体治理、生态修复、中水回用、智慧城市、垃圾分类等已经大热的新兴子领域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再次被提出和强调,但由于没有太多的实施细节,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

笔者想从另一个角度——市政服务的市场化来做一些简要分析。实际上,作为最微小的市政管理单元,小区也承担了一部分环保服务供给的功能,如垃圾收集和一部分资源回收等,而小区的封闭化管理使得市场分割得细碎不堪,市场化的专业环保公司很难涉足其中进行统一的服务。正如我国农田被分割而不能像美国一样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的耕种一般。如果围墙拆除,小区不再封闭,甚至一部分小区空间变为公共的市政空间,专业环保服务公司的进入门槛则可大大降低。如果政府也愿意让渡出相关的管理工作给环保公司,则如许多欧美国家一般,环境服务公司建立统一、高效连接的服务网络直接接触千家万户提供服务的日子将不再遥远。海绵城市建设如此,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如此,餐厨垃圾处理处置也如此。

不可说之墙:不可说不可说

正如著名马后炮节目《锵锵三人行》最近一期节目嘉宾所说:“这件事最让人感到奇怪的是,先有政策出来再有讨论,而不是先讨论再出政策。”先弄出来再说,不行再调整和修正似乎已经成了很多政策出台的惯有思路,于是在各行各业出现了不少让从业人员无奈和无语的脱离实际的政策和法规。本文讨论的“墙”在此处又是一个绝佳的隐喻,就像X晚一样,纵使全国人民感到反感,某媒体依然能说圆满成功和广受好评,某人依然能拍着胸脯自信地给满分,好似民意的说与听之间隔了一堵透明的墙…或许最该早点拆的应该是这一堵吧?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