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深度对话】:蓝色焚烧2.0让垃圾适应炉子,还是炉子适应垃圾?

时间:2015-08-25 11:34

来源:E20环境平台

作者:任萌萌

评论(

面对新环境、新需求,E20环境平台对垃圾焚烧提出了倡导去除焚烧中心化、生态循环、产业协作的“蓝色焚烧2.0”概念,然而,它是否适应当前需要?领先企业又是如何思考和践行的?2015(第三届)上海垃圾焚烧热点论坛集结了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瀚蓝环境)副董事长/总裁金铎、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杭州锦江)总经理王元珞、首创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称,首创环境)副总裁徐进军、浙江旺能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江晓华,在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大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薛涛的主持下,共同就“蓝色垃圾焚烧2.0”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蓝色焚烧2.0:观念转型决定成败

金铎:“蓝色焚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未来企业的竞争力还是要靠好品质。追求“蓝色焚烧”的过程就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一直坚持做自己的品质不容易,甚至有些时候可能会牺牲一定的速度;但是从可持续发展、企业稳健经营的角度,走品质之路,应该是走的更长更远的一个选择。

王元珞:锦江的产业思路已经从今年4月份开始开始全面调整、转型,而且企业的内部转型关键是观念上、思想上的转型,这很重要。

站的多高可能就看的多远,锦江未来的发展,一定是站在更高的全球角度。在未来新的一轮垃圾无害化处理、“蓝色2.0”历史潮流当中,锦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为中国垃圾无害化、蓝色2.0推进提供助力。

徐进军:我们赋予了“蓝色焚烧”很多内涵,比如:系统化的、资源化的,这是顺应当前国情和垃圾处理发展客观规律的。

现在中国大陆正经历着一个以前端为主、以焚烧为主、进行资源化的发展过程,我们当前能做的更多是能量回收。首创已经在系统化,在资源化,甚至追求极致的惠民方向做了布局。通过几次大的收购,完成了固废液整体的全方位布局;通过融资通道的打通,增加了股本融资和低成本的债务融资,来应对当前的客观历史时期低价竞争、白热化竞争的问题。

江晓华:“蓝色焚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1.0”、“2.0”后还有“3.0”,只能说是我们在路上。“蓝色焚烧”是一种自律、一种责任。国家的标准离“蓝色焚烧标准”是有些差距的。希望这方面的国家标准也提高一下,如果国家的标准能提高,对于优秀的环保企业来说是有优势的,至少我可以跟政府议个价。

践行蓝色焚烧,行业如何破局?

金铎:在佛山的南海项目是我们进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第一个项目,一开始,我们就选择了比较高品质、能够综合、协同处理废弃物的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到的、被社会所认可的价值。

品质是重要的,也印证通过做高品质的,有前瞻性的项目,能够在这个市场中发展。

做垃圾焚烧是一个长期性的产业,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现在我们已经在做3-5年的分期改造计划,会按照轻重缓急、达标要求等等,对社会负责的理念带到企业里。我们一定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这种系统化、综合性的协同处理方式,在很多项目上已经取得了地方政府的认同,我们觉得有望在一些项目上得到复制。

王元珞:中国人太聪明,老是会变。当前中国的垃圾焚烧技术能够适应中国垃圾,而且以适应中国垃圾焚烧为光荣;但是,在国外垃圾处理的后端不变,把前面的东西变成跟你后面不变的东西,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思维。我们应该学习国外。

思考站在国际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为什么呢?国外的流化床国内现在先进很多,为什么不学习?也提醒炉排炉厂家,现在即使是国外的炉排炉与国内现在吸收消化的炉排炉可能也是有差距,也得不断的学习、创新。可能我们这条路,走的比国外走的更好,会超道前进,这个我觉得是有信心的。

徐进军:首创收购的新西兰企业,其地理位置规划确实做的好,与“蓝色焚烧”的内容高度契合。新西兰项目在整个社会的系统管理方面,从社会环境治理的角度来做规划。其商业合同都是针对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家庭签订,而且是一年一签订或者两年一签订,业务链条方面,收、转、运、分选、资源利用、处理处置一条龙。我们希望能够在中国很好的借鉴和应用,这是对社会潮流的一种推动。

如果垃圾处理企业企业真的做到对周围环境完全没有影响,相信老百姓也是会理解的,把信息透明公开,共同处理、改变社会环境治理的结构,这样有利于我们这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江晓华:对于引进一个技术是否能够引起“弯道效应”,减少时间是可以的,但是要想完全避开过渡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对于处理我国家的垃圾,垃圾如果前端处理好了,什么样的炉型不是主要的。现在所用的技术在不断变化、变革之中。其因为欧洲、日本等垃圾分选的比较好,热值非常高,他们采用的工艺跟我们现在采用的工艺总体还是不一样的。

怎么能够使促成垃圾去适应炉子?

王元珞:给政府提一个非常好的综合治理的方案非常重要。锦江希望搭建平台,把企业联动起来成为一个互动的共同的联合体为政府服务。这会是未来的方向。

期望更清洁的燃烧,这是蓝色2.0的一种理念,把污染尽可能不要放到后面来进行处理,而在前端把容易产生污染的东西拿出来,例如德国政府规定“所有的垃圾必须经过干化进行预处理完了以后,才能够进垃圾电厂。”

所谓的“超车”就是我们应该先从理念去努力研发,努力去进行一种商业的设计或者是对整个团队的设计,形成一种合力,未来在互联网的时代里面,一定是一个合作的时代。在环保行业,需要大家的团队精神,未来的发展一定是靠团队。

很多的技术、装备,完全可以把老百姓不分类的东西完全分类。我们提出了一个“垃圾处理中心”的概念,垃圾全部进来,经过预先处理,可用的、可处理的下游东西拿走,剩下来的东西成燃料,中国的垃圾通过这样的分类以后,约可提高一倍以上的热值。走出中国垃圾真正的资源化之路,还是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金铎:“蓝色焚烧”要继续推进需要多方合作。第一,足于企业本身,不管是竞争力的需要,还是企业发展或者是对社会负责的需要,可以在技术上进行多元化探索;另一方面,蓝色焚烧真的要落地,就需要政府这一非常重要的环节,比如付费的环节,还有政府对于垃圾管理政策的不断细化和推进。

欧洲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是非常成熟的,就为“垃圾适应设备”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如果没有政府对于垃圾分类的引导和扶持的话,这条路会更漫长、会更艰难;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多维度的共同参与。

徐进军:在目前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下,逻辑很简单,“你既然做我的事,你就得适应我的垃圾”。从全城市的环境规划、环境整治服务的角度来规划垃圾前端分类,再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各家特长,可能是我们解决目前这种类似困难的方法。

江晓华:垃圾分选给企业来做,可能更合适。垃圾做成IDF以后,还是垃圾,垃圾必须进入垃圾电厂去烧。

关于78号文等政策规定,企业期待“实施细则”

徐进军:肯定会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性产生很严重的影响,这是一种后补偿机制,损失可能已经产生了。

78号文到目前为止没有实施细则。很多固定资产是以无形资产计的,前期跟政府很多手续没有那么精确,没有发票留下来,70%优惠以后的所得税怎么交?呼吁能不能在《实施细则》上让企业减少一点损失。

王元珞:《细则》里头的解释还不够清晰。在实施《细则》上面,有没有可能跟政府再进一步交流,执行上面做一个可落地、比较现实的,也能鼓励环保企业践行。

税收政策是支持国家需要,有些理念上东西的可能与我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所以提议通过平台交流,大家更客观、更理智地看待这个问题。

江晓华:对于发改委的关于发电量超过280度/吨以后不能享受国家补贴政策的问题,2014年上半年,约12家企业联合写了一个东西发给了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能源局、价格司等,后来也不知所终。垃圾焚烧行业火热发展,政府考虑到企业的市场化发展,所以才会在补助方面较谨慎。

对话结语:期待蓝色焚烧2.0进一步发展

金铎:蓝色焚烧应该是未来垃圾焚烧的一个未来的方向,所以我们还是会坚持走下去,也相信在这条路上跟我们的同仁们一道在探索的过程中,能为我们行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王元珞:作为垃圾的引领者,所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也有一份真正的使命去为中国的垃圾蓝色焚烧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徐进军:希望“蓝色焚烧2.0”能够使我们企业站在系统策划的高度,以高标准的焚烧为核心单元,最大程度的处理好垃圾的环保问题,并发现垃圾的最大价值。

江晓华:等待着“蓝色焚烧3.0”的推出。


编辑:任萌萌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