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水长清,业长青”北控水务的愿景图

时间:2015-01-04 16:12

来源:E20环境平台传播中心

作者:田皓

评论(

编者按:全世界1520年以前创立的企业,至今保留同样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做事的只有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15个是宗教团体。这深刻地说明一个问题:有文化和精神为魂的企业才能经久不衰。

2014年8月22日,北控水务企业文化发布仪式隆重举行。

与会者将自己单位的水样带到了集团,这些水样,包含了北控水务所有的业务领域,有自然水、再生水、净化水、淡化水……这些水样,涵括了北控水务所有业务涉及的地域版图,北至齐齐哈尔、南至海南三沙市、外至新加坡……这些水样,浓缩了北控水务走过的坚实历程,第一个污水处理厂、第一个开发项目、第一个海外业务扩展……所有的水样不远万里,在同样的召唤下,相会在北京。

三份奠基之水、七份融合之水、一份长青之水共同融合汇聚到“水长清、业长青”的汇水礼器中,北控水务之水由此诞生,象征着北控水务的文化长青。现在,北控水务之水正在稻香湖水厂的自动沙盘中永不停息,循环流动。将来,北控水务之水将接纳更多的水样,将会出现在每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北控水务之水将成为北控水务的事业象征,成为北控水务的文化图腾。

在“北控水务之水”的见证下,北控水务高管进行了“正道而立、循道而行”的主题培训,对涵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在内的一系列文化理念的企业文化”北控水务之道”予以了系统解读和详尽阐述,并向企业全员终发出了追求并致力实现“水长清、业长青”的志向与号令,这其中,也蕴含了每个北控水务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殷殷期待。

建设企业文化,留住立业之根

北京控股集团自2008年相继并购上华控股与中科成、组建北控水务以来,5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不可思议的跨越式增长。一年前的2014年初,据估算当时北控水务的市场占有率约4%,水处理规模达到2000万吨/日,已然雄踞水务行业总能力榜首。

北控水务背靠集团公司强大的实力背景、坐拥海外资本市场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先后以股权收购、TOT、BOT、委托运营等模式,有效拓展市场。目前在国内拥有及经营的自来水和污水处理厂已遍及山东、湖南、湖北、江苏、广东、福建、四川。贵州、浙江、安徽、黑龙江、广西、云南、海南、河北、北京、河南、辽宁、吉林、陕西、新疆等省市自治区。

硬实力体现已不言而喻,而在汹涌澎湃的跨越式增长背后,更应看到涓涓细流的软性力量的不可或缺,而所谓软性力量就是每一家得以长久发展,尤其是历经百年而不衰的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的成功秘诀——企业文化的支撑。

据了解,北控水务认为: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急迫地需要北控水务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凝结自己的成功要素,留存共同的文化积淀,传承自身的文化因子,将立业之“根”牢牢抓住。

实施人才战略,锁定企业之“本”

要实现“水长清、业长青”的企业愿景就要求企业必须以人为本,尊重人、关注人、支持人、成就人,让每个北控水务人既是水长清的“水分子”,更是业长青的“水动力”。

而专业团队则一直是北控水务的关键资源,为此,多年来该集团逐步形成了高素质“责任员工”为板块基础,专业化“使命人才”为组织中坚,高尖端“事业人物”为团队领航的人力资源构架格局。

在五年的跨越式增长中,北控水务的前瞻意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企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企业的战略实施离不开智慧。在依靠强大的集团背景展开大规模的并购、扩张的过程中,人才的及时引进与扩充势必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人才资源已上升至集团发展的战略层面,对人才从层次、数量、结构上进行设计优化,并实行长期性、持久性、针对性的人才库存与培养,从而保证企业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目标需求。

于此,北控水务已再一次“敢为人先”行动起来。

2014年11月26日, 北控水务集团总监于立国、集团人力资源部及华南业务区代表一行来到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出席由该集团与学院合办的“北控水务育才计划订单班开班仪式”。在开班仪式上,于立国介绍了北控水务的发展情况及企业文化,指出,北控水务集团需要众多既懂管理、又懂技术与生产运营的高级复合型管理技术人才。校企合作订单班适应了集团公司的需求,同时为集团输送了高素质的人才。

其实,这并非北控水务集团唯一开设的“行业人才订单班”,在2014年,该集团分别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天津职业大学生环学院相继签约,开展与应用型职业院校的合作培养模式, 采用订单班模式量身定制,加入企业课程、顶岗实习,为集团各业务区、项目公司储备优秀人才并优化人才结构。

除应用型职业院校外,该集团与学术型高等院校,包括北京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河海大学相也继签约,为集团储备高层次专门人才,并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的合作,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于立国表示,环保行业正在逐步升级,而环保类人才的紧缺将会是影响集团发展的一大瓶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互惠互利,互动发展”无疑是实现企业和学校效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径。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为社会、为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培养 “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校企联合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反哺高校、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应尽责任。

(本篇综合北控水务校企合作相关新闻及《财经杂志》专题报道而成)

 

编辑:田皓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