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兰州水污染:是否终结地下管网“坏账”

时间:2014-04-17 14:3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晓佳

评论(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不仅引起民众的恐慌,也引发了社会关于供水安全的大讨论。去年中石化青岛输油管道原油泄漏,串入市政排水暗渠并发生爆燃,与本次事故如出一辙。输油管道与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在一起是否合理?一本威胁供水安全的地下管网“坏账”浮出水面。

“按照规划,我国城市水源地不应设置大型的化工、重工、钢铁等企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张晓健指出。过去20多年间,兰州城区唯一一个自来水厂的自流沟一直与含油废渣毗邻共处,即便2006年国家启动饮水安全风险大排查之后,这个风险隐患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时至今日风险犹在,事故依旧。

张晓健认为,“兰州水污染绝不是个案,其反映出了我国城市供水普遍存在的问题,即城市供水有很高的风险。”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犹如人体血液的流通系统,是维持城市功能正常的大通道。在城市公共建设过程中,各类管线之间的关系,理应进入规划的视线,然而这通常都被忽视。由于涉及部门多,各自为政,直接导致地下管网规划速度远赶不上城市发展速度。有专家指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各自为政,导致防患于未然的风险意识淡薄,建到哪儿风险就放大到哪儿,必然埋下安全炸弹。据中研网报道称,目前,地下管网中,主要有电力、通讯、供暖、供水、排水、输油、输气等十几种管线。地下资源有限,各个管线单位如果都要争相“下管子”,管道只要破损,发生泄漏将成必然。

“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死路,无疑是在时间上给污染的问题雪上加霜。”CCTV证券频道首席策略评论员、总制片人许一力也曾在他的文章中提到,过去中国治理污染只管自己不顾邻居,最终导致隐忧不断。对于眼下的水危机,实际上在国家统一监管加强处罚力度的同时,应考虑一体化模式。

地下管线的超期服役也是导致本次兰州水污染的一大诱因,这为供水企业敲响了警钟。张晓健认为,供水企业在风险防范方面要集中更换老旧管网,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会随着城市的发展集中爆发。由于管网更新涉及企业供水成本问题,也是陈旧管网不下岗的症结。对此,常熟中法水务副总经理赵正欣表示,兰州水污染事件对所有自来水公司都是警戒,要举一反三,任何水司的源水环境以及管网都有风险,应该防患于未然,加强检查、预防工作。

目前,兰州全市自来水已全部恢复正常供水,事故看似告一段落,但由此带来的思考远未停止。事件暴露出的地下管网隐忧,直接击中了政府地下管网管理与规划的短板。保障供水安全,政府层面有必要针对地下管网管理,进行顶层制度设计,考虑一体化模式,同时担负起管网建设和改造中应负的成本责任,理清地下管网“坏账”。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