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之地环保: 多行业融合推进水体修复发展

时间:2013-07-17 16:57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晓佳 郑岩

评论(

《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报告》显示,我国地表水整体为轻度污染,地下水处于较差-极差级别的过半,全国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水环境污染已经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水体修复正逐渐成为环保行业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之“市政污水与新水源深度论坛”上,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何金涛从环保企业涉足生态修复市场的思考出发,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城市水体生态修复的思路及措施。

何金涛在环境技术论坛上发言

政策利好逐步推进水环境整治

城市水环境关乎民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修复整治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程,何金涛指出,目前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城市河湖富营养化、广州水浸街、北京7·21等已成为城市水环境的诟病,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已上升到城市发展规划层面。

环保部“水专项”从污染角度出发,逐步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十一五”期间明确了控源减排,初步确立了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和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的目标;“十二五”期间制定了突破水体“减负修复”关键技术;“十三五”期间将力争突破流域水环境“综合调控”成套关键技术。与此同时,水利部发布的《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强调,城市河湖护岸应强调安全性、稳定性、景观性、生态性、自然性和亲水性之间的结合。

政策的支持正逐步促进我国水体生态修复工作的开展。何金涛以广州为例,介绍了广州不断完善治水思路,加大力度治理水环境的历程。2008年以后广州治水增加了调水补水措施追求水变清;到2009年开始初步尝试生态修复,从水变清到水更清转变;2011年以后全面实施生态修复,构建生态系统,实现水环境功能达标。此外,广州每年都举行“横渡珠江”活动,主要领导与市民一同参与下河游泳,加强水质考核,推动水体修复工作的开展。

多行业融合将成水体修复发展的关键

城市水环境处于一个开放的空间,其治理技术多元化,维护和管理复杂,何金涛认为,真正的水体生态修复是多目标、多行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水利、景观、生态和污控等行业之间的融合,是“底子、里子和面子相结合的工程”。何金涛对此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用拼图原理阐述行业融合问题,他指出,水利作为底子是基础工程,是水安全的保障;景观是面子工程,体现水景观、水文化;而生态则是里子,即核心工程,是水质改善及长期维系的基础;污控既是面子也是里子,要能达到控污减污、净化水质的目标。四个板块要相互融合,并通过多专业参与、多技术模型支持,才能保证水体修复工作的有序进行。

 基于以上的思考,新之地在水体生态修复方面力行“生态为本,规划先行;系统设计,突出核心,一河一策,保障实施;建管齐下,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1423”体系:即坚持一个系统的治理思路,以生态群落演替与净化模型、水动力-水质模型、景观生态学模型、生态系统评价模型四个技术支撑,强化适宜的自净能力、健康的生态系统两大核心能力,实现清畅绿美、筑巢引凤、和谐统一的三大终极目标,最终实现“水利+景观+生态+污控”的完美融合。

何金涛表示,生态修复工作缺少的不是技术,而是技术的整合方式,只有行业间加大协同创新,才有可能真正的解决水环境的问题,治理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据何金涛介绍,新之地环保目前已在全国7个省份, 10个地级市开展了22个水体修复项目,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