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王凯军:生态文明带来水处理技术的大繁荣

时间: 2016-10-10 10:03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王凯军

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的行业大发展

刚才讲技术大繁荣、产业大繁荣,生态文明带来产业的大繁荣。去年开始,王凯军在一次会议上讲到地下污水处理厂,也做了研讨会,业界有不同的声音。最近王凯军教授的学生针对地下污水处理厂做了相关的调研,发现,姑苏区城东污水厂、高薪区新区污水厂以及安徽一座18万吨的污水厂等等,基本都进入地下的需求。

地下污水处理厂1.png

1474946176649358.png

1474946266662686.png

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图,是用大数据做的分析图,数据来源于“链家”、“我爱我家”的统计,红的区域为高房价区,黑色区域是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十几个污水处理厂,它就像一个黑洞一样,使得周边地价很难上涨。所以这样来看的话,污水处理厂是一个负资产。根据北京市统计,今年上半年土地交易0.8096万亩,交易总额为685.4亿元,均价为846.6万元/亩,则污水厂占地总价为278.56亿元(不包括隔离带),而地下式污水可节约近180亿土地投资。

其实应该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现象,发挥和利用其优势,顺势而为。地上地下不是一个上一个下,王凯军以猿变成人从树上走到树下为例子,他说,上和下从某种程度上提出了不同技术的要求,可能带来时代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更积极的态度。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彼得·德鲁克则说“要进行系统化的创新,企业需要在每隔6~12月就打开企业的天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讲,地下污水处理厂也许是一个创新的开始。

直立行走.png


1474946331181759.png

关于创新的问题,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首先提出,“变负资产为生态的正资产”

其次,在这个基础上讨论,能不能把地下污水处理厂作为生态建设的抓手,以污水处理厂为载体构建城市生态综合体,变成环境友好、社区友好、生态友好。不仅仅讲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这是生态文明的范畴。地下污水处理厂可以做成湿地等等。

所以如果以这样的思路发展污水处理厂,实际上就达到了4.0的境界:低碳、资源回收、零排放、同时是生态友好。这是再进一步的发展,这个比较复杂,我们讲污水处理厂为载体,怎么成为载体呢?元朝时,白浮泉是通惠河的源头,到建国初期,白浮泉水仍滔滔不绝,浇灌300余亩水稻田。1959年8月,水利部门勘测出白浮泉水的日流量为22.37吨。如果污水厂数万吨的流量,通过水质提升,可否像白浮泉一样支撑一个区域的水生态系统的重构。在北方地区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可以维持2000ha的湿地的蒸发量,如果与雨水径流相结合可以维系近100km2的湿地群。

这个基础上考虑,怎么与城市社区的功能互补,怎么绿色,怎么引导公众参与,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设施的关系,城郊要考虑湿地的维系、生态、公共参与等内容。针对这些思考,做了一些遐想,完全以污水处理、生态服务、文化创意打造的一个生态综合体的载体。第二个是现在正在实施的,就是污水处理概念厂,两万吨的污水处理厂,现在开始做前期工作,已经通过审核。

1474946367375820.png

污水处理厂在未来将成为一种体验:农业体验、能源与设施体验、水处理以及社区友好。所以生态文明理念,带来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新概念。

1474946398538997.png

从这个角度讲带来很大的行业发展。我们讲生态综合体经济体量达到十倍,如果再进一步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的概念,它的体量就会达到100倍。新的时代背景赋予了污水处理厂更高的要求:更轻的污染;更美的景观;更少的占地;更低的投资(主要针对管网);更高的生态价值。这个体量实际还带来了行业的进步。行业不仅要考虑污水处理的问题,还要考虑景观问题以及社会发展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引导行业的发展。

1474946422927116.png


编辑: 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王凯军热文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