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至14日,中山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陈伟民,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二级调研员严美燕及中山公用事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敬谊等一行,赴哈尔滨工业大学(下称“哈工大”)开展深度合作洽谈。双方围绕中山市人才发展规划与公用集团“新质力、新基建、新市场、新机制、新公用”的“五新”发展布局,就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产业创新升级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凝聚广泛共识,为校地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赋能按下了“快进键”,共同探索校企合作服务的新路径。
01 立足国家战略,共担时代使命
哈工大作为我国顶尖的理工科高等学府,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哈工大国内合作处处长兼技术转移中心主任赵轶杰在会上系统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科研攻关、校地合作及“一校三区”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的成就。他表示,期待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与中山市及公用集团携手,进一步推动双方在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深度协作,积极探索人员交流机制,共同构建校企联合研发机构和科创飞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与创新协同发展。哈工大环境学院院长梁恒介绍了学院近年来的科研成果与发展情况,相关科研团队代表介绍了最新的研究进展。
陈伟民介绍了中山市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他表示,中山市具备扎实的工业基础、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优良的营商环境,当前中山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端人才与前沿科技的强力支撑。希望与哈工大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生物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技术合作,推动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在中山转化落地,实现校地双方的互利共赢与高质量发展。
02 聚焦“五新”布局,激活发展动能
作为中山市属国有上市公司,公用集团是推动城市发展与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敬谊深入阐述了以“五新”发展布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他强调,公用集团正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在智慧水务、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布局,此次与哈工大的携手,正是公用集团落实“五新”发展布局、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的核心举措。
锻造发展“新质力”。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哈工大的科研实力,正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与生动诠释。双方将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将前沿科研成果高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让“新质力”真正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夯实城市“新基建”。聚焦低空经济,布局未来产业,公用集团将依托哈工大在机器人、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传统水务设施的智能化升级与效能跃升,以前瞻性眼光,积极布局并参与低空经济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山提升城市能级、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筑牢坚实的“数字底座”。
开拓产业“新市场”。双方将把合作产生的先进技术,打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积极探索新能源“出海”等新路径,推动“中山公用”品牌扬帆远航,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彰显国企力量与担当。
构建引才“新机制”。站在“十五五”发展新起点,公用集团将携手哈工大等科研院校,以人才发展新机制为战略支点,构建“以机制聚人才、以人才强创新、以创新塑优势”的良性循环,打造引领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为服务区域发展及公用集团新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擘画时代“新公用”。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和人才引进,都是为了一个根本目标——实现“新公用”,为中山市民提供更优质、更智慧、更绿色的公共服务,这是国企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此次校地座谈是中山落实人才引进战略、深化校企协同创新的务实之举,也是公用集团以“五新”发展布局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起点,加快推进合作内容落地,携手打造“人才共育、技术共研、产业共兴”的校地合作新标杆,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与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坚实的协同力量。

编辑:徐冰冰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