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绿城水务许雪菁:资金压力成制约供水企业稳定运营和升级发展的核心瓶颈

时间:2025-11-10 08:4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陈伟浩

评论(

9月25日,在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广西绿城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雪菁以“汇聚未来以‘十四五’为基点,迈向供水事业新征程”为题,从三个方面分享了供水行业“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成效,探讨了供水行业亟待突破的四大共性难题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图片1.png

许雪菁

“十四五”发展成效

许雪菁表示,“十四五”期间是我国供水行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行业整体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智慧的方向迈进。其发展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质标准不断提升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23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23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3.36亿m³/d,较十三五期末增长了4.8%。

绿城水务在“十四五”期间,供水的产能增幅达到20%;全国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9.4%,南宁市供水普及率达100%;农村供水普及率提升至90%,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60%。

在总体供水能力趋近饱和的背景下,用户对饮用水的需求从安全升级为优质新的生活饮用水标准,供水企业也积极从生产工艺、水质检测、设施管理等多维度发力,进一步激发了技术创新活力,推动净水工艺加速升级。

绿城水务正在建设的五象水厂一期工程,是广西第一个采用全流程处理工艺的水厂,在常规水处理工艺前后增加了臭氧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臭氧活性炭+超滤),并采用“紫外线+次氯酸钠”联合消毒工艺,是响应新国标、提升供水品质的具体实践。

2、机制改革和政策约束倒逼企业降本增效

2021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了《城镇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新的定价模式,对准许成本核算有效资产认定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盈利逻辑从按成本算账变为按成果核价,倒逼企业提升运营质效,压缩运营成本。同时住建部发改委在《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中,明确2025年全国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需力争控制在9%以内,成为供水企业降本的刚性需求。

绿城水务一方面建立了以“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信息化、效益化”为核心的精益管理理念,对生产经营实施精细化调控;另一方面,通过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在水质提升漏损控制等方面开展技术课题研究,赋能企业运营质效的提升。

3、智慧水务建设发展加速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有关智慧水务的发展政策和规划纲要,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水务环保的融合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绿城水务以智慧水务让生活更美好为理念,将信息化建设作为运营升级的关键抓手,围绕企业全业务链条完成了顶层设计,搭建了智慧生产调度、智慧场站、智慧管网、智慧营业厅等系统。

其中,绿城水务智慧水务生产调度系统入选第三批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大数据平台被评为“2022年数字广西建设优秀数字产品”,管网地理信息系统、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系统等10个系统取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

4、供水企业布局业务多元化发展

面对城市供水市场的饱和与水价调价标准收紧,传统的水务利润空间受限,供水企业积极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并推动跨界创新。不少的企业通过构建“水务+环保”、“水务+新能源”、“水务+智慧服务”的模式,拓展产业边界,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5、特许经营新机制驱动行业变革

2023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政策文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供水项目建设与运营,并明确地方本级国企不得作为本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建项目的投标方,联合投标方或项目公司的股东,且城镇供水特许经营项目的民营企业股权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5%。

以往水务行业传统区域垄断的模式被打破,不少供水企业需要通过强化核心优势,联合民企参与跨区域竞争。绿城水务从去年开始积极地研究新机制,成功的与上市的民营企业,联合中标了南宁市周边工业园区的特许经营项目,成为南宁市新机制首例成功落地的项目。

共性难题亟待突破

许雪菁强调,虽然供水行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当前供水行业仍然存在四大共性难题亟待突破:

1、成本倒挂的现象仍然存在

供水企业普遍面临成本上涨快,水价调整慢的困境,一方面是电价药剂人工费持续上涨,不断推高供水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是水价调整需要经过成本监审、听证审批等多个环节,调整周期长,且缺乏配套补贴机制,导致供水成本倒挂问题日益突出。

图片4.png

根据国家统计,2024年在我国水的生产和供应企业中,亏损的企业占比达到了23.6%。“十四五”期间,国内仅少数省会城市实现水价调整,其中,广州、长沙、上海等地在价格执行超10年后才启动此次调整,平均涨幅在14%—40%内不等。受各地供水成本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有些城市调价后仍然可能存在成本未能完全得到覆盖的情况。

12

编辑:陈伟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