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清环拓达(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汪家权在“2025上海水业热点论坛“上作了题为“智水·龙汲水:真空排水系统—城乡排水新范式”的发言。
传统污水收集存在错接、漏接、混接等突出问题。为此,清环拓达思考从源头精准收集污水,严控污水渗漏流失,其通过智能智慧控制方法来解决,“龙汲水” 是旗下真空排水系统品牌。
汪家权
01
城乡排水现存问题分析
设施缺失、污水分散、地形的复杂以及运维能力弱,是乡村排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城市排水来讲,排水系统老旧、雨污合流制、规划不合理、运维管理不足,使得现在部分地区的排水能力不足。
对此,徐祖信院士曾提到,污水混接、雨水错接、管道破损、地表水倒灌导致城市排水功能严重受损。以下四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雨水管道错接问题如果不解决,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污水管道破损问题如果不解决,如何解决污水厂进水浓度淡的问题?雨水管道混接问题如果不解决,如何解决地表水体水质不达标问题?雨水管道晴天满管流问题如果不解决,如何解决城市内涝积水问题?
那么,如何解决城市排水问题?汪家权进行了详细介绍。
首先,应对老旧排水系统。可对老旧小区进行微创改造,无需大规模开挖路面,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快速替换老化管网,解决排水不畅问题。
其次,破解雨污合流难题。实现雨污分流,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确保雨水和污水分别收集、输送,避免雨季污水随雨水排放对水体造成污染。
第三,提升规划合理性。根据城市发展需求灵活布局管网,不受地形限制,为城市新区建设提供高效的排水解决方案,避免因规划不合理导致的排水问题。
第四,优化运维管理。借助智慧监控平台,实时掌握排水系统运行状态,提高巡检效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降低运维成本,提升运维管理水平。
解决乡村排水问题亦是如此。过去采用重力排水系统,因农户居住分散,统一建设的投资成本较高。即便现在,不少农村污水处理站也面临“收不到水” 的困境 —— 虽实现了排水设施全覆盖、源头收集,却未能做到全处理,大量污水流失。
对此,在乡村排水问题的解决中,可采用真空排水系统。该系统能有效应对农户分散的现状,且适配复杂地形,尤其能降低山区等区域的建设难度,进而提升建设效率、减少成本投入。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真空排水系统均有需求。该系统不受地形坡度限制,能有效解决农村住户分散的排水问题;在城市中,其管道施工更轻便,因此在空间拥挤区域、开挖难度大的区域,以及需重点保护的区域,都能很好地应用并完成排水任务。
02
“龙汲水”系统原理及核心技术优势
汪家权介绍了“龙汲水”系统原理,共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散的污水源,通过重力短距离流入真空收集器中;
第二步:利用真空技术,将真空井内污水高速吸入管道设施,逐级输送至动力源站,达到污水收集目的;
第三步:动力源站收集到的污水,将被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污水处理设施中。
“龙汲水”系统技术由真空收集井、真空管网、动力源站、智慧运维系统组成。
与传统重力排水系统相比,“龙汲水”系统具备哪些核心技术优势呢?
首先,施工成本上,“龙汲水“系统的沟槽宽普遍在0.2-0.5m,深0.7m,无需大规模开挖。其中,上海奉贤老区排水系统改造项目就节省了40-70%的成本。
第二,管材成本上,“龙汲水”系统的管材使用的是HDPE材质,同样排水量的情况下,管径是传统管材的1/3,而排水速度是传统管材的4倍以上,所以传统管网可能会有淤积堵塞,但这种情况在真空排水系统中是不存在的,而且成本至少能节省10%。
第三,工期上,“龙汲水”系统采用模块化施工,无需大型机械,施工周期缩短了30-50%。
第四,地形适应性上,可爬坡30°,地下水位高、岩层区都可以适用,实现100%场景覆盖(含山地 、老城区、高水位区)。
第五,污水收集率上,全密闭负压管道,零渗漏,污水收集率100%。
第六,运维成本上,年电费约3元/户(天津案例),管道自清洁无需清淤,可节省成本40%。
第七,流速与抗堵塞能力上,流速为4m/s(传统4倍),负压冲刷自清洁,堵塞风险降低90%。
“龙汲水“系统的应用场景丰富。室外方面,适用于地下水位高、生活污水排水点分散、沿河污水收集难、排水点分散、排水距离较长、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临时排污营地度假村、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厕所改造、严重缺水地区等。室内方面,适用于建筑同层改造、大型商超(生鲜区、熟食区、海鲜区)、医院特殊场合(例如,传染科、放射科、负压病房等)、生化实验室、机场、高档酒店等。
03
“龙汲水”系统应用案例
汪家权详细介绍了清环拓达“龙汲水”系统的应用案例。
传统古村落项目案例
祖源村——梦里山村景区项目(CCTV《焦点访谈》项目
祖源村属于典型的徽州古村落,坐落山顶,多石板路,多溪流,存在房屋分布随意,道路狭窄弯曲,地下水位较高,房屋临水渠而建,全年山泉水不断。为破解污水治理难题,当地采用真空排水系统。该项目服务140户村民,污水收集率达100%,共设 16 座真空井、1 座终端动力源站,铺设管网总长4528 米,其中真空管网1529米,管径为De50-De110,接户率达92%。且收集设备运行电费六年平均仅2688元 / 年,系统已稳定运行8年。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