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泗县鹏鹞水处理有限公司(泗县中水处理厂)

时间:2025-05-09 15:17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泗县鹏鹞水处理有限公司(泗县中水处理厂)

推荐单位:鹏鹞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安徽省宿州市泗县泗城镇

项目概况

安徽省泗县为了实现泗县城市水环境保护的需要,补充城市景观环境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减少污染物的直接排放,降低城区尾水对石梁河的水质影响,改善城市水质和整体水环境,新建了泗县中水处理厂。该项目位于泗县泗城镇,占地面积20381㎡,设计处理规模为6万吨/日,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微絮凝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工艺,进水水质为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准Ⅳ类标准。

泗县中水处理厂项目于2023年2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达到通水调试条件,2024年5月31日完成工程竣工验收,6月份进行了环保验收。处理后达标水有三个去向,一是用于中央公园景观补水和环城河生态补水,改善水系水质,减少水环境污染;二是用于城市绿化用水,送水管道沿线设置若干取水点,采用消防水鹤或中国结造型,方便洒水车取水,满足城市绿化用水需求,节约水资源;三是将水通过管网输送至东关的开发区,满足后续工业用水需求,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泗县中水处理厂自投产以来运行情况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示范意义

泗县中水处理厂于2023年开工建设以来,参建各单位通力配合,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仅用时10个月完成工程建设,具备通水调试条件。本项目投产后,极大的缓解了泗县地下水、地表水水质污染,有效改善了环城河水系水质,减少了水环境污染,同时满足泗县城市绿化用水需求,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为东关开发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利用条件,用于中央公园景观补水,由于水质良好,有效提升了中央公园的生态品质。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泗县中水处理厂位于泗县泗城镇,就近处理泗县污水处理厂及泗县工业污水处理厂的排水,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准Ⅳ类标准。作为再生水有效改善了泗县水系水质质量,减少了水环境污染,同时满足泗县城市绿化用水需求,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为东关开发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水资源利用条件。用于中央公园景观补水,由于水质良好,有效提升了中央公园的生态品质,该释放点已成为中央公园休闲娱乐一大热点景观。

(2)社会效益

泗县中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营,提高了泗县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极大的改善了泗县境内水系水质质量,节约了水资源,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生态效益

2022 年 4 月,泗县提出“坚决打赢石梁河水质提升攻坚战”,多举措全力推进石梁河水质提升攻坚战,泗县中水回用工程是攻坚战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生态补水,降低城区尾水对石梁河的水质影响。泗县中水处理厂的投产运行,补充了城市景观环境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减少污染物的直接排放,有效改善城市水质和整体水环境,从根本上缓解了泗县水系的地表水污染状况,碧水蓝天再现泗县。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曝气生物滤池+微絮凝池+纤维转盘滤池+接触消毒池。

(2)工艺/装备原理

进水通过提升泵房均质均量提升到曝气生物滤池中。绝大部分COD、BOD在曝气生物滤池进行降解,氨氮转化为硝态氮。曝气生物滤池处理过后的水进入微絮凝池,通过加药加氯间向微絮凝池投加混凝剂PAC,将水中可溶性磷酸盐结合反应转变成非溶解性的磷酸盐沉淀,同时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不溶性物质形成絮体。絮凝过后的水进入纤维转盘滤池进行过滤,用来去除絮凝后的悬浮物质和非溶解性的磷酸盐。经过纤维转盘滤池过滤后的水,进入消毒接触池,通过加药加氯间向消毒接触池投加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杀灭水中的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

(3)工艺/装备特点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特点:1)对水量、水质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不存在污泥膨胀,臭气产量小。2)易于挂膜及稳定运行,可在滤料表面和滤料间保持较多的生物量,污染物去除负荷增大,减少了池容积和占地面积,使基建费用大大降低。3)硝化速率高,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出水的 SS 低,出水水质好且稳定。4)在高滤速和高负荷仍能保证工艺的持久稳定性。 5)操作管理、运行维护方便。

纤维转盘滤池工艺特点:1)出水水质好,耐冲击负荷。2)占地面积小。3)设备闲置率低,总装机功率低。4)反洗水量小,对前处理工艺影响小。5)清洗彻底,不易长生物垢。6)运行自动化。7)维护简单方便。

(4)工艺/装备流程图

 图片69.png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图片70.png

编辑:黄延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